本网讯(全媒体记者宋治辉)“周末是游客聚集高峰期,目前吴都·乔街景区停车场车位有限,建议您出游时选择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或共享单车前往……”4月12日,吴都·乔街景区客服主管刘芳正通过网络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今年2月份,作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她通过我市“春风行动”求职招聘会顺利地找到了这份心仪的工作。“刚上岗的时候业务不熟,节假日客流量激增,3个人在前台工作,确实有点手忙脚乱。现在基本上已经适应工作节奏了,感觉到非常满意。”刘芳说。
今年以来,我市将“扩大就业面”纳入“办好十件民生实事”,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精准服务等组合拳,全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就业。截至3月底,全市实现就业人数达8619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52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3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98人,分别完成一季度任务目标的105.6%、203.9%、216.3%。
我市构建“产业—用工—政策”一体化联动体系,推行“政策找企”创新模式,建立健全周调度、月报告的“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动态更新用工保障清单,为企业提供精准用工服务。目前,已服务78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624人;组织6场就业大篷车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8场,80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5.1万余个,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网络招聘浏览量达10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全市12家“零工市场”登记求职2790人,提供岗位5218个,“及时雨零工平台”小程序发布招工岗位7498个。
为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市劳动就业中心深入企业调研,收集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加强与鄂州职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组织开展“马兰花创业意识培训”30期。因地制宜打造“武昌鱼师傅”“梁湖柚农”“鄂州护工”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市级劳务品牌,形成“品牌引领培训,培训支撑品牌”的良性循环。
同时,我市聚焦重点群体,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以“1131”服务为切入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等服务,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196人,完成一季度任务目标的113.9%。聚焦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依托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11310”就业服务,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64人。按时足额为8691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07.94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105人次、379万元;为失业人员代缴职工医保及退费8363人次、394.22万元;为8074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9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