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 三大骗局易发
面对五花八门的陷阱市民不可轻信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1-17
语音:
本网讯 (通讯员陆慧) 电信诈骗、购物诈骗、春运诈骗……春节临近,各种五花八门的陷阱,正等着“猎物”上钩。伴随着储蓄“节日效应”的逐渐显现,骗子冒充“公检法”频频出手;春运车票一票难求,黄牛便隐身茫茫客流蠢蠢欲动。
电信诈骗
从警方获悉,近期多发冒充公检法公务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作案人员随机拨打市民的手机或固定电话实施作案。
警方提醒市民,遇到此类诈骗时,事主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上的电话类型,对于一些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机、手机号码的电话,尤其是电话前带有多个 “0”的号码不要理睬,可以拨打电信部门或银行的统一客服电话咨询或110报案。
对于自己和家庭各类信息,如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一定要严格保密,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当遇到不明白的事时也不要急于作决定,先和家人联系、沟通,防止受骗。
购物诈骗
近期,警方已接报数起利用iPhone手机热销实施的真假手机调包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在市中心内人流比较多的商场、路口甚至iPhone手机专卖店门口以真手机为障眼物,利用被害人去ATM机取款或是数钱之际,声东击西,趁机调包,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市民,购买手机应到正规销售网点,街头交易要慎重,切莫被低价所诱惑,如遇类似情况,千万不要理睬,赶快走开,若情况可疑,请直接拨打110。
春运诈骗
警方分析,票务诈骗方法各有不同。飞机票诈骗多以网上代购为主,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特价机票”信息。当受害人与其联系时,对方以先行支付票款、代收各种附加费用为借口,要求转账支付票款。火车票诈骗多以贩卖假票为主,犯罪分子将假票贩卖给受害人。汽车票诈骗则多以包车诈骗为主,犯罪分子在外来人口聚集地发放小广告,以提供包车返乡服务为由,提前收取包车定金,得手后即与受害人切断联系。
骗子手法层出不穷。警方提醒市民,不购买 “黄牛票”;不搭乘 “无证黑车”;随身不要带太多现金;不要在候车室睡觉;不要带危险品上车;不要给陌生人留电话;不要将行李交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参与旅途赌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