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小事见真情

——邻居眼里的苏柳英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1-22 语音:播放

  我在苏柳英同志的指导下,学会了乒乓球,并在单位职工比赛中拿到了好的名次。别人称她苏大姐,我却称她苏指导。在这次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她的先进事迹在报纸上登载,使我也回忆起与她在一起的平凡小事。

    一盒笔芯 

  去年9月的一天,我去市广广文具店买文体用品,一进门就看到了苏柳英。当时,她正低着头大把大把地装笔芯,我走近一看,有各式各样的,手上一个大盒子被塞得鼓起来。

  我觉得蹊跷,就问她:“苏指导,你买这么多做什么?”她只是笑,也不说话。

  买完东西,苏柳英要去推摩托车。我说:“我这会也没什么事,让我搭个顺风车怎么样?”她笑了笑同意了。

  一会儿,车子开到了小西门残疾人万彩琴的家门口。当着我的面,苏柳英把刚买的那些笔芯全部递给了万彩琴,我一下子愣住了。

  原来,万彩琴有个女儿在学校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困难,孩子买不起学习用品。学校马上又要开学了,苏柳英担心影响孩子学习。一着急,就跑到商店买了一堆笔芯送到她家。

  站在一旁,我感到这位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真是没话说,太细心了!我赶紧回家,把家中七八成新的衣物,拿给苏柳英,让她转送到了万彩琴家中。

    一辆旧自行车 

  2008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和苏柳英在广场散步,谈得特别高兴。突然,她像是想到什么,就问我“你家有没有旧自行车?”说来也巧,家里确实有一辆旧自行车,放在架空层一直没用。

  “有,你要旧自行车干啥?”

  苏柳英告诉我:“有位残疾人朋友叫唐俊,家庭很困难,我托朋友帮他找了份做粉刷的工作。可是来回路程太远,上下班很不方便。我想给他弄辆自行车。”我点点头,答应把家里的旧车给他。

  第二天,苏柳英从我家把旧车推走,送到一个修车铺,花上十块钱修整了一番,之后赶紧送到唐俊的家中。

  看到苏柳英送来的自行车时,唐俊高兴得不得了。虽然,唐俊是个残疾人说不了话,但他满脸笑容地对着苏柳英伸出手,做了一个手势。苏柳英后来告诉我,那个手势的意思是“谢谢你,苏姨!”

    一个特殊的日子 

  和苏柳英相识多年,我知道她一直非常关爱残疾儿童。但不知道过去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是怎样去看望残疾儿童的,不过去年六一儿童节这天,我记忆犹新。

  苏柳英和我住同一个小区。那天吃过早饭,我想到楼下院子走走,没想到一下楼就看见了苏柳英,当时她好像正和一个附近单位的青年人在商量什么事。

  “什么事情这么神秘?”我走过去问。

  “今天是儿童节,在想给残疾儿童过节的事。”苏柳英说。

  原来,她正在和朋友商量着组织共青团、企业家,在儿童节这一天,为市残联聋语康复训练中心的残疾人儿童进行献爱心活动。

  后来有一天,她高兴地告诉我,儿童节那天,有两个共青团支部,还有一个企业家共给聋语康复训练中心的残疾儿童送了2000多元的慰问金,“他们还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合影留念了呢。”

    一提三色鸡蛋 

  去年端午节,一大早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苏柳英打来的。她在电话里说:“走,一起下乡去看残疾人朋友。”

  苏柳英说的残疾人朋友叫周龙汉,是一个综合性残疾人,家住菜园头村九组,在鄂黄大桥下边。一有时间,苏柳英就会去看他。

  我随口就答应了,也没放在心上。吃完早饭,我去会苏指导。看见她时,她还真不得了:左手提着一瓶金龙鱼食用油,右手拎着一筐子蛋。

  “哎哟,你这是做什么?”我问她。她说,不是约好去看望残疾人朋友吗?

  “哦”,我一下子想起来早上的电话。赶紧回家找出几双鞋子和一些日常用品,和苏柳英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周龙汉家中。

  闲聊了一会后,苏柳英把装鸡蛋的篮子打开,周龙汉一看,脸上乐开了花。原来,苏柳英送来的篮子里,居然装了3种蛋:皮蛋、咸鸭蛋和新鲜的鸡蛋。

  “亏得她,想得还真周到。”我心里想,苏柳英肯定是为了让残疾人朋友像正常人一样过上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在回来的路上,我告诉苏柳英,你一心都扑到残疾人身上了,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她却说,“这些是我应当做的,残疾人的生活我们不关照谁关照?”

  口 邱枝枝

  (记者 柯明珠 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