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消费卡“卡”住了你的消费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3-14
语音:
近年来,市民手中的预付费消费卡可谓名目繁多,超市购物、美容美发、婚纱摄影、健身减肥、洗浴游泳、洗车洗衣、糕点快餐等等。可是,一旦买了卡,大家的心里就有点悬了,发现店家的门关了,心里就发慌。
1、前脚办卡后脚关门
本来以为花个100元办下理发卡,每次理发可以便宜点。不料,卡办后,理发店的门还没进三次,理发店的门突然关了。市民王火胜遇到了这种烦心事,钱并不多,可心里的确很不爽。
家住吴都古肆附近的王火胜说,去年下旬,自家对面开了一家理发店,环境不错,理过几次发,感觉也好。当店老板跟他说,可以办理发卡,平时理一次发10元,办卡后可便宜到6元,也就是说100元的卡可以多理6次。
反正自己几乎每半月要理一次发,王先生便很爽快地办了卡。
可是没过几个月,他突然发现,店门关了,而且一直到下午也没开。王先生的心里就犯嘀咕了,店主收了钱想走人?幸亏自己平时多了个心眼,留下了店主的手机号码。王先生赶紧打电话,原来店主想转让门面。
后经交涉,店主总算托人将王先生未消费完的钱退了。从此,对办理消费卡,王先生说自己再也不做这种事情了,宁可每次掏钱付账,绝不预付费了。
2、预付费应属商家融资
据我市金融界相关人士介绍,预付款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应属商家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消费模式有利于商家回笼资金和锁定客户,预付款消费好比消费者送给商家一张“信用卡”,但消费者却又无法拥有像“银行”那样的监管和处罚权利。
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按约定提供。未按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如果经营者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购买卡(券),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则构成欺诈行为,应返还消费者购买卡(券)的费用,并支付消费者购买卡(券)费用一倍的赔偿金。
3、预付费存在三个弊端
市工商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虽然预付费消费方式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一定的优惠,而且一般购卡后进行消费时不用现金交易,比较便利,但是这种消费方式也存在弊端。在我市并不鲜见。
一是预付费消费会令消费者的资金存在不安全隐患,几千元买的会员卡,一旦商家撤离,消费者多数难以挽回自己的损失。有的店铺声称转让,但新店并不承担前一家店的债权债务,而老店又“人间蒸发”,这就令消费者蒙受损失。
二是预付费消费商家提供的服务往往出现“缩水”,难以令消费者满意。比如个别美容美发店之前承诺使用高档美容护肤、护发等用品,但实际上为消费者提供的却是低质用品。
三是有个别商家为了能让消费者预先付费购买会员卡大玩文字游戏,待消费者购卡后再搬出种种“门槛”刁难消费者。
4、预付费时要理性
王先生遇到的这种事,是近年来在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目前,市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看似方便又实惠的消费模式,却存在很高的风险。预付款消费是先付款再消费,时间跨度长,无法预料商家在经营中的变故,而且消费者手中的凭证常常只有一张简单的卡或者收据,缺乏有力的证据,一旦遇到商家欺诈行为发生,不能及时挽回损失,消费者大多只能吃哑巴亏。他提醒消费者,办卡时勿冲动,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付款时应签订书面合同。
对待预付费的消费方式,消费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选择此类消费方式时,要仔细考察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不要一味轻信广告以免上当受骗;其次,购买预付费消费卡前,要弄清楚其使用范围和功能、退款条件等,不要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要形成书面文字以便日后维权。
此外,尽量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量来购买预付消费卡,不要为了贪图“优惠”而一时大量购买,对于服务期限较长的消费预付卡要提高警惕。一旦选择了预付费式消费就要及时消费,如果在消费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投诉举报。
记者 李洪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