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文明,我们还差多远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3-30 语音:播放
2009年至2010年,我市新建和改扩建75座公共厕所,并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这些城市公厕目前的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设施盗损情况严重
  在南浦路洋澜湖边一所公共厕所里,记者看到二楼女洗手间的洗手盆被砸破。据管理这所公厕的工作人员说,厕所的公共设施近期毁坏的情况比之前增加了许多。
  花园小区旁的一所公厕非常漂亮,而与之不谐调的是,这痤新颖别致的厕所投入使用后,前面两扇木式百叶窗横档被盗走,里面的木门遭破坏。此外,位于莲花山鄂州职业大学电信学院旁边厕所里的面镜、水龙头、软管、面盆等,安装不到几天就被偷走。
  据市公厕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不只是城区中心,离城区较远路段的公厕设施破坏更为严重。比如在鄂黄长江大桥连接线附近的一所公厕,不到1个月,洗手盆和水龙头被盗,连厕所前栽植的绿化桂花小树苗也被人扯走了。
  这位工作人员说,目前市内75座公厕,除了鄂高旁边等少数几座公厕设施保存得比较好外,大部分公厕的设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毁坏,每年他们都要维修好几次。
  公厕成了流浪者的栖身所
  3月20日早上7点,位于市三中的一所公厕里冒出一阵浓烟,原来是流浪人员住进公厕后,放火将管理人员放在厕所里的扫帚等清扫用具燃着了。
  据公厕管理人员说,流浪人员住公厕是经常的事,特别遇到天气冷的时候,一些公厕成了街头流浪者的栖身所。有一些流浪者还患有精神疾病,住进厕所后,对厕所的公共设施进行破坏,像花园小区公厕里的一些设施,据了解就是他们晚上住进去后用脚踢坏的。公厕管理人员曾疏散这些流浪人员,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流浪人员又转了回来。
  公厕管理人员说,流浪人员住在公厕里,除了毁坏公共设施外,他们还将水管拧开后不关。有几次,管理人员都是下班后听到哗哗的水流声,才将水龙头关上。此外,也有一些居民到公厕里洗衣服、接水,导致自来水浪费得惊人。按一般的情况统计,一座厕所每月用水量在60多吨,而现在有的厕所每月用水量在200吨,迫不得已,厕所管理人员只得下班后将水龙头上锁。
  城市公厕,呼唤文明行为
  公厕是体现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随着我市“四城创建”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城市公厕已不单是生理代谢的简陋场所,而是兼有城市设施乃至城市审美、城市文化等多种功能。
  免费公厕是政府从市民的角度出发推行以人为本的惠民措施,但它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市民素质的缺失。市公厕管理处主任李三英说,管理人员不可能一天24小时守在厕所里,建议有关执法部门要打击偷盗公厕设施等违法行为,也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从小处做起,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不损坏公厕设施,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公厕。

  记者  熊光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