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如初
——这些血液病儿童盼救助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1-07-29
语音:
近日,市妇联接连接到5起血液病儿童发来的求助信,这些孩子当中,最大的,不过13岁,还没来得及唱响青春之歌;最小的,也只有3岁,才刚刚说得清楚“妈妈,来看蚂蚁!”这样稚嫩的句子。而那些艳丽的日出、伤感的日落,那些飞扬的欢笑、懵懂的泪水,也许只一次眩晕过后,他们就不再拥有,只留给人世间的父母那任岁月撕磨,却永不释怀的悲伤……
13岁,他渴望高飞
张绪坤,13岁,碧石渡镇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张国栋,原市新型光源厂工人,单位买断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母亲万清红,市综合食品厂工人,待岗。他们家,是城市低保户。
这样困难的家庭,并不妨碍张绪坤做着高飞的梦,13岁的年纪,怎么也不会对贫穷二字生出感慨,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岁啊。在那未来长长的岁月里,谁能断言他绝对不能成为比尔盖茨?未来,从来都很玄妙。可是现在,他的未来成了医生诊断书中那一串串可怕的数字:2010年8月12日,在武汉协和医院,他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2万元,张家父母倾进所有,用这个数字让儿子坚持到现在。还要10万元,儿子就能好!张家父母单纯地相信着,然后放低了姿态,这样对我们细语着……
女儿,爸爸这样爱你
李功好是西山街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原只盼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女儿李靖蕾漂亮乖巧,在鄂州市吴都小学读五年级,妻子方琦莉贤慧善良,在绿化部门工作。然而,命运开了个无情的玩笑。2010年9月21日噩耗从天而降,小靖蕾被医院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从2010年9月21日开始,靖蕾共化疗了6次,但李功好已接到了7张病危通知单。每接到通知单,妻子方琦莉都会偷偷地躲到病房外痛哭。
现在,李多年积蓄的财产耗光,已用医疗费46万余元,但后期费用还需35万……三十多岁的他头发开始白了,这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女儿健康活着,他再无他求……
童鑫,老师和同学多想留住你
徐童鑫,东方红小学为四(2)班学生。才十岁,他就承受着化疗的巨大痛苦,时刻和死神抢时间。
“勤奋好学、诚实正直、尊师守纪、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热爱班集体,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是师生们对徐童鑫的评价,可是,再怎么样的溢美之词,也抵不过大家心中一个朴实的愿望:一定要挺住啊,我们多想留住你……
弟弟,姐姐不读了,打工只为你活命
严光鼐,今年8岁,2009年10月在武汉同济医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时至今日,严家已花费医疗费27万余元。但化疗并不是长久之计,做骨髓移植又须五、六十万元,严家早已债台高筑,无以为继了。
今年,严光鼐的姐姐参加高考,考出文科595分的好成绩,可严家再也拿不出一分钱来送她读书了。严家姐姐十分懂事,背起行囊外出打工,说,我不读了,我有几分力气就为弟弟挣几分钱,直到治好为止!
手心手背都是肉,严光鼐的父亲舍不得那病中的稚儿,却又怎么舍得那么懂事的女儿啊……
3岁的儿啊,你疼吗
戴远生,只是农村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儿子戴晨坤,今年3岁。年初,儿子就频频地出现发烧症状,经武汉协和医院儿童科确诊为白血病。
戴远生只有三间土坯房,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且长年多病,妻子无职业,只靠他的修理工作维生。为治疗孩子,戴远生已经花费数万元,倾尽所有,四处背债,然而这对于巨额的医疗费而言,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最近,因无力负担医疗费用,孩子已转至孝感一家中心疗养,目前也无法维持了。看着痛苦的孩子,戴远生把自己的心揉成了一片一片,只祈求上苍:求你了,别让他那么疼……
通讯员 王红
(捐款账户:鄂州市国库收付中心社会性基金存款专户:42001658651053000882 市妇联白血病捐款专项经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