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李师傅的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2-05-02 语音:播放

李师傅正在做鞋子。记者  夏桂芳  摄

 

  平易近人的李师傅是重庆壁山人,个子很小,其貌不扬,就如同他的小店一样,不引人注意。可是你仔细看看墙上挂着的他制作的皮鞋,和大商店所卖的鞋子并无二样,但价格却便宜不少,从五六十元到一百多元,你可以任意挑选。
  十多年前,李师傅第一次来到鄂州,他到隆泰看望开鞋店的表哥,闲着就帮表哥做点鞋子。没想到,这一来,就在鄂州生了根似的。过了一年,表哥到别处发展,李师傅就自己开了一间小店,还把妻子也从重庆接了过来。这一晃,李师傅就在鄂州呆了11年。
  李师傅做鞋子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在重庆的老家号称西部鞋都,那里有个皮鞋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皮鞋。李师傅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做鞋子,最开始是在工厂打工,后来又凭着手艺走南闯北,先后到过新疆、广西等地。李师傅的鞋子做得好,又因为少包装、少运费,所以价格上很占优势。他一天能做十多双鞋子,却仍供不应求。
  记者在店里看到,李师傅正在用剪刀剪鞋垫,然后又订在模子上修边,再拿下来,涂上一层胶,再粘上一层软布,再剪下来。做一双皮鞋的程序还有很多,手艺越精湛,皮鞋越耐穿。旁边李师傅的妻子正在做鞋帮。只见她把皮质的鞋帮剪成形,再在反面订上松紧,再放在缝纫机上来回地上线,再略加修剪,就做好了一个鞋帮,动作十分利索。李师傅说,皮质的好坏决定一双鞋子的质量,也决定他的经济利益,如果有时进了不好的皮子,他就得亏本。他的皮子基本上是每年过年时从老家重庆托运过来的,也有的是从武汉汉正街进的。他只做皮鞋,也只做牛皮鞋,因为制作的工序太多,如果做革的或是差一些的皮子就不划算。
  李师傅夫妻二人十分勤劳,很少有休息的时候,每天上午从八点开始,一直要做到晚上十点多钟。这么勤劳应该会赚很多钱吧?可是李师傅和妻子都笑着说,只是混口饭吃,没有赚到什么钱。女儿今年22 岁,以前是在我市澜湖中学上学,后来出嫁了,就回了老家。女儿继承了他们的手艺,在老家也是以做鞋为生。他俩就只有这么一个闺女,平时十分想念,可是没有办法,每年只能回去一次。家里的土地都给别人种上了,还有一个老母亲,平时由其他兄妹照看着。
  李师傅的爱人是个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了。她说,重庆很好玩,重庆的火锅和烧烤比我们这儿的味道好多了,正宗多了,一定要去尝一尝。她们才从重庆过来一个星期,似乎还沉浸在重庆的风土人情中。一个才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店,李师傅在这里挥舞着他的人生,他收获的不仅是欢笑,还有更多的幸福。
 
  记者  夏桂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