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上那份沉重,你承受得了吗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2-05-04
语音:
记者温博侃特约记者赵凯通讯员牛淑平
自从媒体将眼镜行业列为10大暴利行业之一后,默默无闻的眼镜行业一下子成为关注焦点。诸如“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之类的顺口溜很快在消费者当中流传开来。消费者对眼镜行业开始产生质疑,行业信任度大打折扣,一副在眼镜市场价值数十元的镜片,到了某品牌眼镜店就成了数百元,如此的利润着实有点惊人。
1、质次价高影响视力
记者从工商管理部门了解到,近日,该机构共接到有关眼镜质量的投诉数十起,这还只是接受立案的数字,加上投诉不符合规定没有立案的、消费者到其他部门投诉的、吃亏上当但没有投诉等,业内人士估计,每年我市消费者购买的眼镜中有近两成是不合格的劣质产品。
市民廖先生向记者报料说,今年3月份,他在武昌大道某知名眼镜店配了一副价值800元的近视眼镜,当时店家宣称,此镜片是纯进口的加硬抗划痕树脂镜片,若正确使用,2年之内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廖先生对新眼镜爱护有加,孰知仅2个月之后,号称抗划痕的镜片上就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划痕,酷似一块磨砂玻璃,看东西总像是隔了一层雾。工商管理部门接到廖先生的投诉后,请检测部门对该店的同批次镜片进行了抽检,发现该批次的树脂镜片只是市面上最普通的国产镜片,根本没有什么特殊功能,价值最多30元一副。
市民韩女士配眼镜的经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今年4月,韩女士带儿子配一副近视镜,为了精确验光,她带儿子走了5家眼镜店,其验光结果竟然从100度到500度都有,根本搞不清孩子到底要戴多少度的眼镜。
市工商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关于眼镜的投诉主要包括眼镜质量和服务质量两方面,眼镜质量投诉主要集中在镜片过早老化、镜架名不符实等方面;服务质量的投诉主要是验光不准确和装配工艺粗糙。
从十几年前的几十元涨至现在的几百元甚至千余元,部分戴眼镜市民感叹眼镜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
市内商业区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沿街眼镜店一年租金就在15万元左右。市区一家眼镜店老板小何告诉记者,眼镜价格居高不下的一部分原因是房租、人员、机械费用逐年增加。还有另外一些原因在于经营者的理念存在问题,而后者是制约价格最主要的原因。
小何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同样一款眼镜,有的店售价为360元,而有的店只卖199元。同样一款眼镜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价差?他解释,“眼镜从经销商走向市场后,总经销商不会给下面的店铺定售价,价格制定完全是眼镜店自己说了算。”
市中心医院眼科专家张剑说,眼镜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像其他产品,出厂的零件经过简单的组装就可以投入使用,光镜片在生产过程中就至少需要40多道工序,到消费者手上使用还要经过验光、测瞳距、打磨、装配等数道精密的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一点问题都会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早就出台了生产许可证的硬性规定,对所有验配企业必须经过审核持证上岗,这项规定取消了不少不符合规范的零售企业,对净化眼镜市场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2、暴利行业也有苦衷
“暴利之说”来势汹汹,眼镜销售商自然是叫苦不迭、极力辩解,老百姓更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眼镜行业的真面目究竟是个啥模样?记者在网上查到了眼镜店进货的地方江苏省丹阳市。丹阳作为全国3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以眼镜批发为主,如今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散客前去购买眼镜。在丹阳眼镜市场,一副加硬、加膜、防紫外线并防辐射的树脂镜片不过七八十元,而同类镜片的眼镜在我市起码要300多元。丹阳眼镜市场的镜架也以100元以下为主,个别100元以上的高档镜架,在我市都能卖到七八百元。其中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偷偷告诉记者,去那里批发眼镜的人太多了,一副眼镜不知要经过多少层转手,等到了我们眼镜店这些销售商手里,价格起码可以增加10倍,消费水平高的城市价格就更高了。
“暴利之说”也让众眼镜商家叫苦不迭,南浦路某品牌眼镜店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眼镜店在一副眼镜上投入的成本价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本身的出厂价。丹阳眼镜市场靠的是惊人的批发量,零售份额很小,所以完全有余力以批发价零售;但开在各个城市闹市的眼镜店则有高额房租、人力费用、市场营销、售前和售后的一些免费服务等额外费用,而且即使市区的人流量很大,一天能卖出的眼镜数量也不能和丹阳眼镜批发市场同日而语。扣除了那些额外费用后,实现的利润其实已相当有限。
在一家眼镜店服务多年的一位资深员工告诉记者,眼镜是个讲求个性服务的行业,不单单是镜片加镜架装起来就完事了,比如最简单的免费验光、清洗、焊接、更换螺丝以及调试等五项免费服务其实都是一种隐形的支出,消费者在有信誉的眼镜店配眼镜,其实是在接受一种品牌服务,就好像去大饭店吃一道菜和在街边排档品尝同一道菜,价格肯定相差很大,这是一个道理,这种品牌消费不能等同于暴利。
记者在眼镜店暗访时发现,单就镜架而言,三四十元的标价比比皆是。在位于武昌大道的一家眼镜店,一位营业人员介绍,这里的眼镜比起一般眼镜店价格起码低了一半,有的甚至低了60%。如此低价是不是质量有问题?营业员向记者解释说,这里的眼镜和其他店没啥区别,之所以可以低价销售,主要是因为眼镜每经一道关口,都会加上一定费用,我们的眼镜都是直接从厂家进货,省了当中很多道转手程序,这样眼镜的进价就相对低了很多。
3、擦亮眼睛避开陷阱
一位工商管理人员说,目前国内产的眼镜各个部件,如镜架、镜片、弹簧、螺丝、鼻梁、托叶、铰链等的质量已具备相当水准,但关键是一副合格的眼镜不仅仅是将这些部件的简单组装,而是一种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装配,于是猫腻也极易隐藏其中,不少眼镜商在装配以及销售的过程中大做文章,布下了不少美丽“陷阱”。
陷阱一“立等可取”不可取为追求“速度”、招揽顾客,不少眼镜商家打出“立等可取”的诱人招牌。眼镜店若打出“立等可取”的招牌,其最重要的前提是具备各种度数的镜片。然而,实际上不少规模有限的眼镜店根本无法做到如此的库存,于是,他们常常准备一些度数相近的备片充当镜片原料,例如配400度的近视镜,店主可能会采用375度或425度的相似镜片代替。如此配制的镜片,不仅不能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甚至会更加严重地影响眼睛的视力。
陷阱二“纯钛镜架”不够纯戴眼镜的人都知道,目前最理想的镜架选材就是“钛镜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而且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不会被汗水腐蚀,于是市面上不少眼镜店打出了100%纯钛镜架的诱人招牌,并标上了不菲的价格。
100%钛镜架是很难得的,且成本会很高,“纯钛”究竟有多纯?国家对此没有出台正式的标准,一般含钛量达到85%就可以定级为纯钛,然而市面上不少所谓的纯钛不仅含量没达到85%,甚至仅是镀钛。遇到表明是“纯钛”的镜架,首先可以以手测量,若眼镜较重,显然不是纯钛制成,也可以用磁铁测试,钛金属不具磁性反应,若有磁性反应就绝非钛制成。
陷阱三莫让洋名晕了眼眼镜消费的时尚化、品牌化已渐成气候,标价数千元的范思哲、迪奥、都彭等世界名牌纷纷登场,甚至有不少读不懂的英文品牌,让你掏出几千大洋过足名牌瘾。
据了解,丹阳、广州和温州是全国3个眼镜生产基地,每年有60%到70%的眼镜出口至欧美、日、韩等国家,市面上很多世界级名牌眼镜其实是中国产品的一种贴牌销售,就是在国内生产,然后回到国外贴牌,最后再到国内销售。若买到出过国的“海归”名镜倒也罢了,但如果买到连出国“镀金”也没有的国货,恐怕就是愤怒了,因为它们不仅“MadeinChina”,就连贴的名牌也是国内商家臆造的一串英文字母。
陷阱四偷梁换“片”要当心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镜片时和商家总会讨价还价,结果商家是把价格降了,看似买者占便宜了,其实此“片”已非彼“片”了。换了的镜片和原来的基本要素大都一致,关键是折射率降低了,价格就完全不同了。折射率是镜片折射光线的能力,它的高低决定了镜片的特性和厚度,只有高折射率的材料才可能制造出真正薄的镜片。无论何种设计的镜片,其折射率越高,镜片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就越平,在保证抗冲击的同时却大大减少了镜片的中心厚度。如果消费者可以谨慎地全程跟踪配片,这样可能会减小换片的几率,若眼镜店能够做到完全明档操作,消费也会透明得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