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看戏早成了儿时的记忆。今年春节回乡,别有一番回味。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燕矶鸭畈冷周湾的文化广场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吹糖人、套圈这些传统游戏,让不少回乡过年的亲人、族人唤起儿时过年的欢乐,也为戏会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
上午9时许,看戏游玩的家乡人、外乡人围拢在戏台旁边,等候好戏开演。在简陋的后台,剧团的2位演员正冒着严寒,换上单薄的戏服,用冻得发红的手,给自己上妆。伴奏响起,在观众的期待中,2位演员隆重上场。浓重地方风味的梆子,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叫好声。
82岁的周大爷坐在板凳上听得直晃脑袋。“唱得真好!我家住湾后头,听说湾里大戏今天开锣,我和老伴起了个大早,匆忙吃了早餐就赶过来了。”他说。
刘大爷则是从五里路外的邻村骑电动车专门赶来看戏的。他站在台下,边听边摇头晃脑地跟着唱,非常陶醉。
趁着演员下台休息的间隙,记者采访了他们。“露天唱戏冷不冷?”“怎么不冷啊,我这脚和耳朵年年都冻。老百姓喜欢看戏,条件再苦,过年我们也要给乡亲们唱戏,更要让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演员回答说。
在看戏现场,伴着铿锵入耳的楚腔楚调,记者在默默地思量:家乡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需求也在潜移默化地跟进。过年看戏、听戏,让大家从传统过年中重拾欢乐,是不是对村民精神生活的一个补充呢?
记者 周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