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清仓”数月总是“最后十天”

别上“清仓甩卖”的当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3-08-16 语音:播放
近日,记者接到一位读者反映,称城区一些商家打着“清仓打折”的旗号,欺骗顾客,价格虽便宜,但质量太差。对此,记者在城区进行了走访。
 
  一双鞋不到4天就坏了
市民王女士向记者反映,日前她在逛街时,看到一家商铺正在进行“夏季大甩卖”,进店一看,发现店铺里的商品的确便宜,最低19元起售,看到如此低价,王女士十分动心,于是当场买了一双30多元的凉鞋,由于是低价销售,老板表示不能开票据,王女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付钱把鞋拿走了。
没成想,凉鞋穿了还没一个星期就坏掉了:鞋的边缘大面积脱胶。王女士觉得凉鞋质量太差,一气之下拿着坏掉的凉鞋找到老板要求退货,可老板死活不承认是商品质量问题,一口咬定这是人为破坏,是鞋子在水里泡的时间久了,并反复声称,“本店是不计成本甩卖,原价200多呢,现价才30多元,恕不退货。”气得王女士哑口无言,只好自认倒霉。她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因为贪小便宜,而去买这样劣质的商品了,“真是便宜没捡到,还憋了一肚子气。”
“清仓大甩卖”无期限
记者随后走访了城区武昌大道、南浦路等几条商业街,发现挂着“清仓打折”招牌的商铺不在少数。
一些热心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经常看到路边商铺打出“清仓大甩卖”、“亏本经营”、“转向经营最后10天甩卖”、“跳楼价”等各种口号,但很多类似活动竟然没有期限,“最后10天”的招牌往往一挂就是数月甚至更长时间。附近居民李女士说,“就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店铺确实是要搬迁所以不得不低价销售。但几个月过去了,这些店铺仍然继续‘清仓’、‘亏本’、‘大出血’销售。”
连日来,记者在城区一些路段也看到,几家经销皮鞋、服装、皮包的店铺在店门口醒目位置贴上“清仓大甩卖”,并用高音喇叭播放着:“由于店铺装修、转行,本店内所有商品全部打折销售,每件只需XX元!”进进出出的购买者将这些店铺挤得满满的。
不知“甩卖”涉嫌违法
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12月,修改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已颁布实施,“全场促销”不能随便标示,虚构清仓、拆迁、停业、歇业、转行等事由开展的促销活动也被禁止,而且这样的清仓甩卖一旦被查实将被处以罚款。
随后,记者采访了一名“由于投资失败,现资金回笼,最后几天挥泪大甩卖”的老板。该老板告诉记者,和其他商家一样,为了促销,不得不采取这类手段,但谈不上欺骗消费者,因为这类广告只是为了吸引顾客,买不买由顾客自己定夺。当记者问起商铺这类降价促销广告涉嫌触犯《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时,该老板摇了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切勿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凡是经销商品的单位,都必须办理营业执照;所销商品,有包装的必须有产品名称、厂家、地址和邮编、电话号码,否则,就属于“三无”产品。
 
  特约记者  龚瑜  实习生  肖璇、彭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