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俗,在“七月半”,许多市民以烧香、蜡、纸钱祭奠已故亲人,寄托自己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而这种做法,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市民观念两极分化
“中元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将这一天定为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
8月19日晚,记者在滨湖桥、滨江公园沿线发现,看到不少市民沿路焚烧纸钱,导致附近烟雾弥漫。尽管路面已有“禁止焚烧纸钱”的警示语,但不少市民仍然对此视而不见。
“这几天路边很多人烧纸钱,搞得乌烟瘴气的,大晚上看着也挺瘆人。”市民李先生表示,“我们小区外头一条绿化带全是火堆堆,还有人在树底下烧纸,这真是太危险了!”
据了解,路边烧纸不但给环卫工人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也让不少绿化带跟着遭殃。“每年到这个时候,绿化带总是一堆一堆的黑灰。”一名环卫工称,这两天,绿化带、小区内草坪成了一些人的烧纸钱处,满地的灰烬不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给环卫部门的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出于对风俗习惯的尊重,环卫工人一般不会去劝阻市民焚烧纸钱,只能事后清扫。
在街头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选择在路边烧纸也是无奈之举。
“我们老家在华容,平常我们工作忙,清明节才会特地出去扫墓,但中元节没有假期,只有烧烧纸钱,以表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每逢中元节,自己都要跟着父母去河边烧纸钱祭祀,不知不觉,这已经变成了家里的一个传统。
身为80后的李小姐表示,每年烧纸都让自己觉得很矛盾。一方面,家里的老人很在意这个中元节,总不能逆了老人家的意思。另一方面,在路口烧纸很不好意思,总觉得会被路人认为素质太低。“其实我好歹也是大学毕业,知道什么是文明行为,哪些是陋习。如果市区内能在路口设置几个固定的场所就好了。”
“好歹也是传统习俗,大家就宽容点吧。”面对每年的“传统”,一些市民这样表示。
文明祭祀离我们还有多远
18日下午2点,鄂州燕沙路高架桥旁突发山火,由于消防官兵及时扑救,火灾未进一步扩大。至此,鄂州市因中元节祭祀引发的火灾已达4起。这种祭祀行为巨大的安全隐患可见一斑。
在中元节,烧纸这种祭祀方式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这种习惯已经在老百姓当中根深蒂固。有市民表示,虽然不支持这种行为,但是如果突然采取“禁烧令”,恐怕一时难以接受,带来不必要的矛盾。不如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改变大家的这种观念,比如给大家一个专门烧纸的场所,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烧纸,让大家可以慢慢接受改变。
其实,祭奠已故亲人形式多样,可采取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烛光祭祀、设立家庭祭祀角、举行家庭追思会等祭祀方式,这样既文明又生态。
据了解,网上祭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
对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的方式,也有个别人感到无法理解,认为“七月半”给先祖焚烧香蜡纸钱,是一种传统,贸然改变,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不尊重。但更多的支持者则认为,祭祀在乎的是心意而不是形式,选择网上祭祀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同样可以表达心意,也可以更环保。
链接: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记者 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