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五百万假货 被逮时一脸茫然

大学生创业要补法律课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3-09-23 语音:播放

  出校门刚一年,便要走进监狱的大门。葛店开发区公安局在抓捕2名创业的大学生时,他们竟是一脸茫然:“冒牌产品,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跟犯法有关系吗?”昨日,记者从葛店开发区公安局了解到,经查,这2名大学生已销售假冒品牌网线货值达500余万元。

  200余箱假品牌网线被查

  今年5月,葛店开发区公安局接到举报,称在开发区某出租屋内,存放有大量冒牌网线。随后,民警迅速赶到该出租屋。经清点,出租屋内共有200余箱美国某知名品牌网线,发货地点在广东揭阳。

  民警会同质监部门,对网线和包装物提取样品,并将样品邮寄到该品牌在中国大陆唯一指定经销商上海某公司进行鉴定。同时,通过租房人信息、物流信息查找该批网线的所有人。

  2天后,该批网线的所有人程某到开发区公安局投案自首,如实交代其购买货值近20万元、明知是假冒美国某品牌的网线,准备在葛店、华容等地销售牟利的犯罪事实。此时,该品牌网线指定经销商上海某公司来函,通过网线技术参数及外包装印制差别的鉴定,确定该批网线为假冒美国某品牌的网线。

  据程某交代,该批网线是通过互联网从广东揭阳某公司购回。通过技术手段侦查,警方迅速锁定了销售假冒网线给程某的2名犯罪嫌疑人小赵、小王(均为化名)。今年6月,警方两赴广东,将这2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抓获归案。

  创业受挫瞄上了假货

  经警方调查,小赵和小王为大学同寝室同学,2012年9月从广东某大学电子商务系毕业。

  毕业后,2人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决定合伙利用大学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在网上开办网店自己创业。网店经营了2个月,几乎没赚到什么钱。

  他俩正在为生意发愁时,小赵的一个同乡找到他们,称其在广东揭阳有工厂可以生产各种品牌的假冒网线。如果小赵和小王通过他们开办的网店销售这些假冒网线,可以按照货款的10%到20%提成。

  无本生意、惊人利润,面对诱惑,小赵和小王开始在各个QQ群、论坛上疯狂发布销售假冒网线的信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小赵和小王通过“淘宝网”和“阿里巴巴”交易平台,共销售货值500余万元的假冒注册商标的网线,涉及包括国内、美国、德国等共计数十个知名品牌,销售范围遍及湖北、四川、广东、湖南等多个省份。

  目前,对于假冒网线的生产源头以及小赵和小王的其他销售情况,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大学生创业要补法律课

  在查处这起销售假冒网线案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办案警方的警觉。那就是,民警在实施抓捕时,小赵和小王竟一脸茫然,不知警察为什么会找他们的“麻烦”。

  在与之交流时,2位大学生说,销售冒牌产品,可能是不对的,但绝对没有想到会触犯法律,并且还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他们认为,大家都知道卖的是冒牌产品,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这跟违法有什么关系呢?

  民警告诉他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对商标持有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侵权,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严重的破坏行为。我国《刑法》规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按照相关司法解释,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即达到立案追诉标准。

  审讯中,小赵和小王说得最多的是自己不懂法,后悔做这个事之前没有学习一下法律知识,不然就不会去做犯法的事,也不会导致现在身陷囹圄。

  办案民警说,除本案外,眼下大学生创业中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可谓花样百出。有的在创业中为了能占领市场、降低成本而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有的为了打开市场而实施商业贿赂,有的投机取巧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成立公司,有的穷尽心思逃税、抗税、骗税,还有的大学毕业生身陷传销却以为找到了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有的使用暴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创业目的。

  鉴于此,办案民警呼吁,大学生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切不可忽视与自己将来从业或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

  
     记者  李洪江   通讯员  刘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