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人民币”小孩玩不得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3-10-25 语音:播放
本网讯(特约记者龚瑜)最近有不少读者来电,反映市区不少小学、幼儿园附近有很多孩子争相购买一种“玩具人民币”,用来做折纸玩具或干脆作为玩游戏时输赢的筹码。他们非常担心孩子接触这些“玩具人民币”,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记者在城区采访时看到,几个小学生聚在一起玩扑克游戏,和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用的“筹码”是一张张酷似人民币的折纸玩具,每玩一局后都要结账,而结账的方式通常是这些“玩具人民币”面值的百分之一以上。这种“玩具人民币”无论是样式、纸质、颜色,都和人民币很像,大小约为人民币的三分之一,面额大小不等。
       尽管这种“玩具人民币”早在几年前就已面市“发行”,但“风行”到今天这种程度,出乎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意料。记者采访了几位中小学教师,他们均称这种现象如今已见怪不怪,都知道这东西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也曾想过办法给予引导和制止,但事实上,学校的努力效果甚微。
       一位小学教师坦言,这种“玩具人民币”在城乡的每所初中、小学几乎都有,很多小文具店和小商店里都能买到。这种现象出现以后,学校很重视,没少跟家长沟通,他本人所带的那个班的学生就曾因用这些东西赌博,然后因有人拖欠“赌债”而发生打架斗殴,与家长沟通后,也就是短时间收敛一下,还是一样会玩,只是玩的地点不在学校,也不在家,有时候放学路上就能玩上几把,管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长们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家长认为,玩是小孩的天性,家长管制小孩赌博的最好办法是控制他们的零花钱,加上学校的教育引导,应该问题不大。也有些家长认为这种玩具一块几毛钱就能买一整盒,便宜又美观,小孩喜欢玩,缓解一下学习压力,也没什么大不了。至于说到因此动用真钱赌博,大多数家长认为能够管好。
       事实上是,家长的这种所谓监管根本就不能到位。城区一所中学的教师称,连放学路上都能玩上几把,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玩?现在的孩子都是个宝,零花钱是那么容易控制的吗?况且这根本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品德修养的大事,光靠学校是管不好的。那么,这事到底该由谁来管、怎么个管法?
       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目前最有效的管制方法,莫过于由相关部门出面管管这些商家,从源头上把这些害人的小玩意封杀。而一些家长过于自信和粗放的管理方式和过于依赖学校、过于迁就小孩的心态,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此类歪风,对小孩的品德教育极其不利。
       有关家长担心,小孩子对钱的概念还较模糊,这种玩具明摆着是对人民币的不尊重,因此很可能导致其漠视自己父母获得财富的过程,从而导致更大的家庭问题,早就该管了。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否则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相应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在市场上流通的“玩具人民币”,实质已经涉嫌盗用人民币图样,属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从一开始就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查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