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12种常见诈骗短信

警方提醒市民小心上当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5-03-30 语音:播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市连续发生多起短信诈骗案件,3月25日上午,市公安局召开以“亲民警务‘防范普及’专项行动”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公布并分析了十二类常见的短信诈骗方式,提醒市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小心上当。
电话欠费。不法分子冒充电信、邮政、自来水部门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刷卡消费。不法分子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其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查询电话。用户如果回电,即被告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应到ATM机上进行加密操作,逐步被骗。
木马来袭。“你有超速记录”、“这是聚会照片,好温馨”、“这是你做的事的照片,太恶心”等等,并附带有APK、URL等字样的链接,这实际是一种短信木马,若是好奇点开链接,手机就可能感染木马,不法分子可远程调看你的所有信息、拦截短信,直到扫光你的银行卡。
……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等信息诈骗案件发案率逐渐上升,由于犯罪手段科技含量高,犯罪分子常常身处外地甚至境外,破案难度大、成本高。因此防范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警方提醒市民,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取款密码等情况,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无论来电显示多么正规的服务号,也要记得回拨,以防骗子使用改号软件,凡是不能回拨的电话,基本是骗局;对可疑短信和网址链接,坚决不理会、不回复、不点击;遇有疑问可向亲友或打“110”咨询。
据了解,今年,市公安局将推出十期包括防范短信诈骗、应对网络敲诈、识别钓鱼网站等在内的专题防范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论坛等载体进行防范宣传,从而强化市民的防范意识,提升其防范能力,同时将组建打击信息诈骗专业队,集中优势警力,以专业对付职业,全力挽回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记者  杜森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