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号, 10岁的洋洋、7岁的丫丫和熙媛、8岁的轩轩,一早就来到凤凰中心幼儿园,他们不是再上幼儿园,也不是上幼儿园附近的托管班、培训班,他们有个小小的任务,就是到幼儿园当老师。别看他们年龄小,对小老师的工作毫不含糊,8点的上班时间,他们7:30左右就到位,迎接小朋友入园,下午等到五点,小朋友都离园了才下班。
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别人都用暑期旅游,开心地看电影,上托管班、培训班,这些小朋友的父母怎么就让这群孩子来“伺候”别人家的孩子?
“暑假去哪儿”催生“娃娃老师”
组织者是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姓廖。廖女士表示,平常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这放假了,工作单位也不能同步放假,要是继续让家中老人帮忙,老人管不住孩子,体力上也吃不消;送培训班吧,那放假和上学没什么不一样,体现不了暑期作为假期的意义;让孩子呆在家里,很容易就成为电视机迷和手机控、电脑控,生活规律全打乱了。暑假了,孩子去哪儿?思来想去,正碰上孩子原来幼儿园时候的熊园长,于是向凤凰中心幼儿园园长熊伟提出了让孩子暑期到幼儿园去当小老师的建议,后来,陆陆续续和园长讨论了一些实习细节,7月2号,这些孩子们就正式上岗了。
当天,幼儿园园长给孩子们进行简单岗前培训,培训中告知迟到、吵架、串岗等要扣工资挨罚,每天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认真做好班主任的配班老师,当好小助手,先试用,看看能不能胜任工作,满一月发薪水。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了解工作要求、薪水待遇,然后跟着班主任派到各个班级。
“娃娃老师”快速成长
第一天上岗,10岁的洋洋就表现优异,中午带班老师外出打针,洋洋小朋友主动抹桌子、扫地、整理教室,招呼小朋友,做得很好。总是以为半大的男孩子会比较抗拒,而且比较捣乱,结果孩子识大体、有职业精神,表现特别好,让人意想不到。不仅如此,洋洋还在班主任老师授课的时候,发现以前没有弄明白的双韵母是怎么回事了;也做了小朋友的榜样,带小朋友一起做练习,他很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语文、数学暑假作业;照顾小朋友午睡,照顾着,照顾着,自己瞌睡也来了,中午也能睡上两个小时……
8岁的轩轩上班后,轩妈觉得儿子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了,她欣喜地在微信朋友圈里说:“轩宝现在也是有薪一族啦!下班从幼儿园出来大呼又饿又渴,并直奔门口副食店,当告诉他要用自个儿的工资付款时,巧乐滋立马变成了最便宜滴小布丁!哈哈——这家伙终于知道心疼钱了!”不仅如此,轩轩现在帮助班主任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同时,抽空完成自己的假期作业,因为会弹钢琴,老师还在琢磨让他上音乐课……
7岁的丫丫当初选择当小老师,是因为想挣钱。之前,妈妈带她去华容走访结对帮扶困难家庭,还有和福利院的小朋友联谊,她都有印象,很想帮助他们,但妈妈说,真正的帮助是用自己的劳动挣钱助人。她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挣钱,参加了六一节为梁子湖新城幼儿园白血病患儿报纸义卖后,更是坚定了她的信念。她主动跟妈妈说:“假期我要到幼儿园当老师,园长奶奶说给我发工资。”为了争取工作的机会,每天主动做暑期作业,不要她做都不干。现在实现了工作愿望,她每天7:30之前到幼儿园,兴高采烈地看教室里有哪些事情可做。
熙缘小朋友的父母都是残疾人,但她很阳光,她去当小老师,锻炼了能力,父母经营路边残疾人岗亭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去向,担心孩子的安全了。
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
孩子暑期成了小助教,中午爷爷奶奶解放了:可以看电视上网,不用等着孩子、催着吃饭,甚至喂孩子吃饭了。爸爸妈妈手头有事情也不用瞻前顾后地操心了。
让孩子假期去当小老师,让他们从最熟悉的职业入手,尽快适应职业要求。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对教师充满崇敬、热爱和向往,没有陌生感、也没有距离感,做起老师的工作还有一份新奇、惊喜和认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照顾小朋友,可以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基础能力,在关心他人中学会控制情绪服从工作需要,作为职业体验比上星期八小镇更深入。四位孩子的家长都期待孩子在坚持工作生活过程中,体会职业父母的辛苦,也为今后和同学和老师相处多了体验后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