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有棵600余年的黄连木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6-08-31 语音:播放
一直听说临江乡万家湾东边有棵古树。近日,笔者从城区驱车前往,亲睹了古树尊容。
  现场测量,古树周长363厘米、高约2000厘米、树冠覆盖面积约289平方米,树干自上而下中空,直径76厘米,树身上挂有“鄂州市古树名木标志牌”。听当地人说,2013年11月,经村民胡颜盛申报,由我市相关部门专家现场勘察鉴定,此树系黄连木,属漆树科,落叶乔木,树龄大约650年,国家一级保护。
  黄连木是宝藏树。据资料显示,其药用价值很高,根枝和叶皮都可入药,具有清热生津、消炎去癣等功能;嫩叶制茶,鲜叶提炼芳香油;果实可作黑色染料,能炼柴油、润滑油和制成肥皂。其木色金黄、质地坚硬、结构均匀、不裂耐腐,是一种优质的木材。此树形态美好,不畏风霜,既耐贫瘠,寿命也长,是园林布景的好树种。
  相传,黄连木最早长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墓旁,为门徒子贡所植。它巍然挺立、气势非凡,为诸树之榜样,它的别名“楷树”便由此而来,也是“楷模”一词的来由。
  村民说,曾有巨蟒盘踞树洞中,其头伸到水塘喝水。传说久远而神奇,令人遐想和神往。
  万家湾的古树黄连木生命力极强,又有胡姓后裔数百年精心护卫,得以根深叶茂,风姿绰约。
  村民们说,上世纪60年代初,因水土流失,猪牛危害,黄连树的侧根裸露,曾两度不发芽、不开花,濒临死亡。村民胡际昌、胡盛火带领族人,挑来肥土掩盖裸根,让古树重生。1993年,胡氏族人胡自元、胡炳生等先生捐款捐物修建了围墻、门楼和石桌、石凳,先祖之坟亦修葺一新并立墓碑,使古树和古墓的环境焕然一新,初具人文景观。
  万家湾七旬老人胡盛炎说:“我童年时,树干西北方近地表处有个洞,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呈椭圆形,有母鸡从洞口进树中下蛋。许多年来,此树洞愈来愈小,以致长合,不留缝隙。”
  这是古树顽强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族人细心守护的结果。
  通讯员 胡绍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