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文明骑行才是最美风景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8-01-11 语音:播放
A、共享单车来了 绿色出行成时尚
  早上7点,家住花园小区的周兵像往常一样背着包出门上班。他走到小区大门口,在一排自行车前停下,取出手机,对准车上的二维码。伴随着熟悉的开锁声,他推着一辆“小黄车”来到路边,骑向2公里外的工作单位。这样的场景在城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我是从去年7月开始骑‘小黄车’的,已经半年了,共享单车大大方便了我的生活,节约了上下班时间,还锻炼了身体。大家都在骑单车,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周兵说。
  家住官柳小区的蔡亮也有同样的感受:“现在周围的朋友,即使有私家车,也会骑共享单车,主要是因为方便, 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在手机上完成,并且大街小巷都能骑。而开私家车出门,有些路段拥堵,有时要等很久,上街办事很难找到停车位。”
  据了解,2017年5月16日,共享单车“小黄车”投放鄂州,在城区设有武商量贩武昌大道店、银泰、万联、正阳广场、南浦国际等9个停放点。6月中旬,共享单车“小白车”入驻鄂州,投放在鄂高附近、莲花山大门、长城大酒店、商务局门口等地。7月份,共享单车“小蓝车”也来鄂州了。一时间,街头“小黄车”“小白车”“小蓝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与此同时,各共享单车运营商为市民提供各种优惠,如骑行结束后分享红包能领取优惠券,晚上11点至早上6点免费骑,注册后免费试骑1个月等,短短几个月,共享单车涌进我市大街小巷,融入人们的生活。
  B、人为损坏 共享单车频繁“受伤”
  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方便,掀起一股绿色出行风,与此同时,乱停放、占用机动车道、破坏草坪、车辆被人为损坏、破密、上私锁等乱象也频频出现。
  昨日,记者在滨湖西路某城中村看到,五六辆共享单车随意倒在一家商店门口。“因共享单车无具体归还地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锁车离开。正是这种不受约束的停车规则,使得有些地方的停放秩序变得混乱。”一位共享单车用户告诉记者。在南浦路,记者看到一些共享单车被随意放在人行道或机动车道上,对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阻碍;还有一些共享单车被停放在单位大院或私人小区,变相转“共享”为“独占”,有的甚至将单车上锁据为己有。
  此外,“虐车”现象频现。1月6日,古城路路段,一名共享单车运维人员冒雨对路边的“小黄车”进行检查,发现有2辆车的二维码被恶意涂抹,还有的车座和车篮被损坏。颇具戏剧性的是,记者看到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安全岛上,一男一女笑得很开心,一名身材苗条的妹子,撑着一把雨伞,稳如泰山地坐在承重仅3kg的单车车篮上。而此之前,就有网友报料,滨湖桥附近有人将共享单车扔进湖中,据附近老人说,这是一些孩子干的,有的孩子以踢倒单车为乐。
  上月10日,落架坪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共享单车被人盗窃,民警利用GPS定位技术,现场抓获正在骑单车的未成年人张某与刘某。当民警对两人进行询问时,吓了一跳,原来,自去年10月以来,张某与刘某多次用扳手、砖头砸锁的方式盗走单车20余辆。其中,一部分单车被两人以每辆5元的价格卖给同学,一部分单车用后被随意丢弃在路边,还有一部分被两人藏在隐蔽的地方以便下次“免费”使用。
  C、文明骑单车 才是最美的风景
  共享单车作为我市新生事物,一方面解决了市民短距离出行问题,缓解了城市拥堵;另一方面却是无序停放,影响交通。共享单车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记者注意到,近日,鄂州市主城区“一街三方”专班会同市政设施管理处,对我市共享单车违规乱象进行联合整治,共收缴暂扣投放过量的共享单车2000余辆。各共享单车企业也派运维人员在街上巡查,及时收集处理有问题的单车。
  然而,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单车随意乱停乱放、人为破坏等问题,在管理方面,成都的经验可以借鉴,该市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及时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建议,有关部门要规范自行车停车点设置,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订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对城市重要商业区域、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居住区、旅游景区周边等场所,施划配套的自行车停车点。共享单车APP软件上应明确标注可以停放的位置,让用户知晓能停放的范围,同时通过“信用度”来限制用户的不文明行为,如违规停车就扣分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市民素质。市民是共享单车的直接受益者,要身体力行,自觉爱护共享单车,遵守交通规则和运营规则,文明骑行,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鄂州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记者 晓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