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4户享受“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服务

一户一档 温暖到心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4-14 语音:播放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戴静)61岁的刘老汉身体多病,常年吃药,膝下一儿一女,一家人生活仅靠老伴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日子过得较艰难。

  如今,民政部门为他办了低保,申请了廉租房,还为其提供生活、清洁、医疗等服务。“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温暖,现在我对每一天有了新期待。”4月1日,刘老汉高兴地对记者说。
  刘老汉的幸福生活,是我市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推进社会救助方式“物质+服务”改革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市民政局立足本地实际,以社会救助“物质+服务”项目为抓手,以服务社会救助对象为主线,以精准服务、注重效能为工作要求,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为目标,通过项目创新有效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救助工作注入新动能。
  据悉,市民政局将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创新试点项目纳入社会救助年度重点任务范畴,列入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目标,积极部署、统筹谋划,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保障。项目试点覆盖鄂城区的四街六镇,服务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因病致贫返贫家庭及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共将5354户社会救助对象纳入服务类社会救助范围。根据对象类别、失能等级、服务需求,将服务对象实行红、橙、黄、绿四色管理。以镇街为单位,对服务对象逐户建档,一户一档,有序进出,动态管理。
  据年度统计,截至2024年,已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类服务5619人次,服务项目涉及生活、照护、支持、综合等四大类型,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关怀、从生理满足到心理疏导、从保障生存到助力发展、从提升能力到促进社会融入,切实做到让困难群众求有所应、需有所助、难有所帮、急有所缓、危有所解。
  同时,鄂城区通过“物质+服务”项目搭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助联体服务团队,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和持续的力量源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鄂城区成功打造“救在鄂城、助在身边”特色品牌,涌现出“凤凰易救”“西山立刻救”等地方优质品牌,并提炼总结出“樊是有你我——安宁疗护”等优质个案及“耆童同行”“心灵破茧”等优质小组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