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平:平生德医利患儿
——记鄂州市第三届“十大名医”、鄂州二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杨利平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3-27
语音:
儿科常被称为“哑科”,要求大夫从孩子的表情和哭声中判断不适程度,诊疗难度大;患儿家属心情焦虑,容易引起医患矛盾;儿童病情变化快,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都极大考验着儿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作为鄂州二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的杨利平认为:“唯有勤勤恳恳、诚心待人才能站好儿科这班岗。”1988年,杨利平从湖北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市妇幼保健院、市三医院、市第二医院和改制后的鄂州二医院工作,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工作,他都力求做好本职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逐渐成长为名医、专家、业务副院长,他用“医者仁心”的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信念。
杨利平现任鄂州二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教授,省民营医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鄂州卫生》编委,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新生儿死亡鉴定专家,市传染病防治组副组长,湖北省儿科医疗协作网成员。
A、用心看病,让宝宝健康成长
去年7月22日,早晨例行查房时,一位主管满月不久患儿的医生向杨利平反映患儿重症黄疸,采取退黄措施后效果不明显,黄疸指数一直保持在425个单位。杨利平让主管医生用白蛋白退黄,以控制黄疸指数上升,防止核黄疸发生,并启发主管医生说,退黄无效,应另外找原因。主管医生对婴儿的母亲进行检查时发现,婴儿的母亲患有乙肝病症,婴儿在母体中已垂直感染了乙肝病毒,所幸婴儿肝功能尚未受到损害。杨利平用这个病例启发科室医生,要对每一例病情用心综合分析,精心诊断与治疗,找准问题,尽量减少患儿的病痛。科室医护人员在他“用心看病”的影响和传授下,患儿治愈率高、康复快,赢得了患者家属的好评和信赖,来儿科看病的患儿不断增加,有时还临时增加床位。
杨利平深知要做到“用心看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作支撑。他除了注重从书本中学习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外,还先后参加湖北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到上海新华医院等医院进修。在上海新华医院进修生中,他的年龄虽然最大,但自我要求最严,夜班、急诊,哪里最忙就主动到哪里去,有时一天要看近200名病人。该院一次“120”急救行动中,需派一名有急救经验的医生协同急救车到港口接患儿,他主动请缨,到港口后看到患儿呼吸不好,病情十分危急,他立即就地抢救,用车载氧气进行呼吸复苏囊辅助呼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其家长连声道谢:“您救了我孩子的命。”杨利平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热爱儿科事业,不断学习进取,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体重儿救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重症疾病诊治上,杨利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能熟练处理儿科常见疑难病症及急、危、重病。
经过多年孜孜不倦学习和临床实践,杨利平的医技水平日趋精湛,教学带教能力强,每年平均指导科室撰写论文2至3篇,先后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国外医学儿科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有《干扰素注射液滴鼻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等有创新价值的论文10余篇。杨利平还经常组织科内病例讨论,主持各种抢救,包括心衰、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并被邀参加院外会诊,参与市医学会论文审稿、纠纷鉴定和科委组织的科研鉴定等,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市抗洪救灾、防治非典、无偿献血工作中,他被授予“三等功”、“防治非典先进个人”、“促进奖”及“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B、诚心待人,清除医患“雾霾”
如今的患儿都是家中宝贝,杨利平经常对科室的年轻医生和护士说:“我们接诊时要诚心待人,用心呵护。”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找他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杨利平每周三上午在门诊坐诊,前来就诊的患儿络绎不绝,其中许多是慕名远道而来的患者。他对每一位患儿都是耐心细致进行检查,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家属的疑问,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为了满足病人求医问诊的需求,医院将他确定为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的2名专家之一。
2009年春节前的一个深夜,在家休息的杨利平接到曾来院就诊的王姓患儿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他在外地出差,爱人说孩子发高烧,精神很差,外面又下雨,找不到出租车,特地向他求助。杨利平放下电话,立即冒雨开着自家的车来到隆泰附近的患儿家中,经查患儿体温高达40℃,考虑到高热会导致肺炎,杨利平采取了喂药退热、温水擦浴以紧急处置,半小时后等患儿体温有所下降,精神有所好转了,他又急忙开车把患儿送到医院,经过几天住院治疗,患儿痊愈,其家属对杨利平感激不尽。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杨利平也已习以为常,且不知不觉中在医患之间架起了—座“连心桥”。
在一次查房时,他发现一名4个月大的男孩咳喘憋气,凭借多年从医经验,直觉告诉他这个孩子情况不妙。在询问了主管医师患儿的病情后,杨利平用视、触、叩、听的方法,判断该名患儿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及重症肺炎。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得了如此重病,怀疑杨利平的诊断有误,在肺炎治愈后,就带孩子来到武汉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几番周折后,专家的会诊结果也是一样的。同样的诊断结果,让家属对杨利平更加信服,回到鄂州二医院后,家属向杨利平诚恳咨询孩子的治疗方案,杨利平说:“手术越快越好!”在武汉动完手术后,该患儿家属执意返回鄂州二医院儿科进行后期康复治疗。康复出院后,杨利平经常电话访问,还将小孩请到科室复检3次才放心,为此患儿家属感激不尽。
诚心待人,才能仁心妙术护童花。杨利平为患儿看病不仅仅局限在医院,而且是随时随地、随叫随到。如今,他的电话全天候开机,成了患儿家属的咨询热线、心中的“120”。患儿家属有疑问电话向他咨询、有难题电话找他解决、有急病电话向他求助,他不论对方地位高低,总是诚心待人、有求必应。
C、兢兢业业,助儿科稳步前进
担任儿科主任以来,杨利平每天进行业务查房,坚持带教、学术讲座、专家门诊,主持疑难重症病例的讨论抢救,参与院内外的会诊,参与疑难病症的会诊、救治。每年经他救治的住院患儿达1000余人(次),新生儿500余人(次),其中危重儿300余人(次),参与会诊50余次,主持大型抢救30余次,每年进行学术讲座4至5次,人数达500人,参与《鄂州卫生》审稿每年40余篇,医学鉴定3至4次,全市科普讲座3至4次,受益人达1000名。带教大学生、进修生10余人。科室病床使用率达95%以上,甲级病历100%,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8%以上,科室救治在本地区达先进水平。
杨利平不管在哪个医院、哪个岗位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在市妇幼保健院工作时,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担任过门诊部主任、儿科副主任等职;在三医院工作时,医技水平赢得大家认可,很多患儿家属从城区赶到樊口找他看病。二医院改制时,他毅然留在医院,还劝导留住了不少医护人员。制订科室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并带领全科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总计达20余项。开设普通儿科病区、新生儿病区、儿童沐浴游泳抚触中心。扩大儿科服务范围,住院病人逐年上升,科室每年被评为先进科室,获得青年文明号科室,个人也多次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无偿献血促进奖、医保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杨利平除认真做好儿科医疗工作外,作为副院长,对分管的业务工作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分管医院医保农合工作中,他要求全院认真服务好每一位医保农合病人,切实让患者得到实惠和党的政策关怀。他分管的医保工作连续被评为市医保先进单位。
鄂州二医院成功改制后,各方面发展均有很大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杨利平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杨利平谦虚地对笔者说,很多事情是协助其他领导做的,是大家的功劳。用心看病,诚心待人,既是杨利平为民行医的座右铭,也是同事、患者口中的杨利平,更是他被评为鄂州市第三届“十大名医”的成功秘诀。
特约记者 李红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