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如何预防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4-10
语音:
病媒生物防治一直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病媒传播的疾病也成为我国法定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对鼠疫等重要病媒传播疾病开展了系统监测和全面防治。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
老鼠的危害
老鼠的种类多,数量大,适应性强,在我国现有的各种鼠类数量是人口数量的4倍。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已知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历史上被鼠类传播疾病夺走的生命,据专家估计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在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老鼠直接咬人或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主要传播疾病症状——鼠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出血热症状:大多经过7天至21天潜伏期后突然发病,病情急、进展快、症状重,起病就发烧,体温急剧上升到39℃或更高。同时,表现有头痛、眼眶痛、腰痛,称之为“三痛”,还表现有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充血,称之为“三红”。另外,发病后在口腔上腭、咽部可见出血点,在腋部可见有线条状出血点连线,且病程长,病死率高达5%——10%;斑疹伤寒症状:多以急性起病,持续发热及头痛为主,体温多在39℃~40℃(占72.10%),伴全身关节及肌肉疼痛、咳嗽等症状。主要体征有面部充血、皮疹、咽部充血及肝脾肿大等。
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引发火灾,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老鼠咬伤儿童、老人等也屡有所闻。
老鼠的防治
防治老鼠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环境治理:灭鼠前要及时断绝鼠粮,彻底清除垃圾,控制不符合规定储存的粮食、食品,特别是餐饮业剩饭剩菜要密封保管,厨房垃圾及时密闭清运;外环境可供老鼠食用的遗弃食品及积水要及时清理。
二是结构防鼠:门窗严丝合缝,门与门框、窗与窗间的缝隙应小于6毫米,食品加工操作间、售货厅、药品仓库、副食仓库及其他可招致鼠害的木质门的下沿,应镶包内外30厘米的高铁皮;楼房地下室或地上一层的窗户及通风孔,应加装13×13毫米的铁丝网;各种管道或电缆进出建筑的孔洞要用水泥等材料堵塞;室内可能被鼠类利用的孔洞、缝隙也要用水泥填堵;下水道应装返水碗,室内排水沟应装完整铁篦,通往外界出水口部位应有13×13毫米的防鼠铁丝网闸;粮食、副食调料、药品等仓库木门应包有30厘米的高铁皮,经常开启的门应设置50厘米高的铁皮防鼠板,库内要备盛装新鲜灭鼠药品的鼠盒或粘鼠板。
三是物化灭鼠:捕鼠器晚放晨收,没人活动的场所可长期摆放。
粘鼠板使用间隔:粘鼠板连续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 天,在此期间未粘捕到老鼠,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换粘鼠板。
综合使用:捕鼠器应交替配合使用,尽量不单一使用。如只有一种捕鼠器,使用几天后也应停止一个阶段再用。
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老鼠。
生物防治:猫是鼠类的天敌之一,通常只要有猫,鼠就不会或不敢肆意活动。但生物防治有一定的局限性。
市疾控中心 周从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