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治疗新途径

——记市中心医院用生物信息治疗慢性肝炎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07-24 语音:播放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6月下旬,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躺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2楼一间病房里,正在接受肝脏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仪器的一端像一个台灯罩,笼罩着患者右腹部的肝区部位,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感染科的王立志医生告诉记者,看似很平静,实际上微电脑在采集生物信息的同时,再根据不同信息的状态控制照射波的频率,促进肝损伤的恢复,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因此,平静的表象下面,病人的肝脏在红外线的作用下,受损伤的肝脏和炎症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过程是动态和激烈的,也是促进病人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A  新法有效治肝病
  在临床上,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肝炎,而慢性肝炎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治疗慢性肝炎在临床上有些难度,很多病人在治疗后多有复发,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孙文锦说,肝脏在人体结构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之一,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肝脏就会朝着不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对待慢性肝炎不能听之任之。孙文锦主任说,慢性肝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炎症,它主要是由病毒引起肝细胞结构的改变而危害病人的健康。
  孙文锦主任说,临床上一直以来是以护肝为主的治疗方法,少有突破。而慢性肝炎的最大危害就是肝脏功能受损,使转氨酶指标升高,转氨酶指标越高,说明肝脏细胞损伤越严重。在肝病治疗中,转氨酶的指标是有效与否的金标准。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在治疗肝病时,引入新的治疗方法——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肝病,这种新诊疗方式,有效率达到90%以上。据王立志医生介绍,今年5月,有一位60岁的余太婆,因颈椎病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这名患者是医院的常客。这次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作相关检查时,发现该患者的转氨酶指标达到200微摩尔。感染科的医生在会诊时提出了治疗方案,让患者在治疗颈椎病时,进行常规护肝治疗处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人从神经内科转入感染科继续治疗。王立志医生为余太婆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和生物信息红外线肝脏治疗,收到很好的疗效。病人住院2个星期后抽血检查,其转氨酶指标由原来的200微摩尔下降到30微摩尔,基本属于正常。
  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肝病,为什么能达到这么好的临床效果呢?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传染疾病专家孙文锦说,这种采用红外线信息辐照技术的新疗法,根据生物物理学能量节律共振原理,利用微电脑采集生物信息,并根据不同信息状态控制照射波的频率、功率强度和能量计时治疗肝病,是一种新的非药物治疗肝病技术,它与常规护肝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药物从抗病毒和护肝上作了很大的铺垫和治疗,而生物信息红外线可以使肝的门静脉血流量显著增加,从而加强肝脏的血液循环,使肝细胞得到充足的血、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会明显改善肝细胞的新陈代谢。由于生物信息红外线能使肝脏血流量增加,肝脏供血充足,使得肝脏内药物治疗的浓度也随之增加,这样,药物能在肝脏内发挥作用,从而促进肝脏损伤的恢复,达到治疗肝病的效果。
  B  大相径庭看疗效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新方法治疗肝病两年多来,在临床上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新诊疗方式,是对药物治疗的一种补充,临床实践证明,新诊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能收到很好疗效,如果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或不与生物信息红外线相结合进行治疗,其疗效结果大相径庭。
  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采访到这样两例病人,患者年纪都是36岁,只是其中一名患者是药物与生物信息红外线相结合治疗,一名只是单纯药物保肝和抗病毒治疗。今年5月,这两名患者同时因肝炎入住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张姓患者家住武昌大道,临江乡人,虽然得过慢性乙型肝炎,因肺部不适就诊,后经生化指标检查,病人的转氨酶指标高达2000微摩尔,其黄疸指标也达到70个单位。
  按照生物化指标,病人的转氨酶如此之高,在临床治疗上有一定难度。张姓患者住院后,孙文锦等医生们一面为病人进行护肝和抗病毒治疗,一面采用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这名张姓患者住院期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用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一次,每次半个小时,半个月为一个疗程。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病人的转氨酶指标下降到130微摩尔,黄疸指标下降到24个单位。虽然按正常标准,不论是转氨酶还是黄疸指数都略高了一点,但生物信息红外线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而另一名36岁的患者范先生,是位出租车司机,也曾患过乙型肝炎。这次与张姓患者同时入院治疗,入院时,医生特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征求他的意见,采用生物信息红外线配合治疗,但范先生考虑到其他因素,没有接受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医生尊重患者的选择,就为其进行了常规抗病毒和护肝等药物治疗。
  病人入院时检查肝功能转氨酶为340微摩尔,经过半个月治疗后复查结果,转氨酶下降的指标达到112微摩尔,下降速度明显低于生物信息红外线与常规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的结果。这样一组对照治疗,以及以后的临床应用实践证明,两种治疗明显不同,采用生物信息红外线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新技术的疗效是可靠又有效的。
  据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孙文锦主任介绍,这项新诊疗技术的引用,强化了临床肝病,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从去年元月以来,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已用这项新技术为1400多名肝炎病人治疗,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疗效。
  C  科学使用新技术
  市中心医院临床成功运用生物信息红外线肝病治疗技术两年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也有适应症和科学使用的问题,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孙文锦说,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肝病这项新技术,一样有它的禁忌症,像肝癌和肝出血等疾病,就不适合采用该技术治疗,因为这项新技术就是以改善肝脏细胞微循环,如果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这种改善和加强血液流通的新技术,是不能应用在临床上的。
  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在使用这项新技术时,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严格把关,扬长避短,科学使用,使这项新技术能更好发挥治疗作用。
  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肝病,特别是在治疗慢性肝炎中,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孙文锦主任说,除慢性肝炎外,这项新技术对酒精肝和脂肪肝也有很好的介入治疗作用。孙文锦主任说,例如脂肪肝,它算不上是临床意义上的病,但它是肝脏代谢的一种障碍,现代人群中,患脂肪肝的人不在少数,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一种状况。虽然严格来讲脂肪肝不是病,但肝细胞长期在脂肪饱和的状况下,肝脏的血液循环就受阻。
  肝脏是造血和供血的器官,如果肝血长期不能输送到身体其他器官和部位,身体某个部位或器官就可能出现状况而生病,再则,肝脏本身充满着血脂,自身会被这些脂肪困住,慢慢会发生物理改变,或纤维化,或肝硬化等,所以说,脂肪肝被现代临床医学所重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脂肪肝像其他疾病一样,除了尽量运动外,也应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进行介入治疗。
  孙文锦主任说,扶正化瘀法加上采用生物红外线治疗肝病,特别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有很好的疗效。
  科学应用这项新技术,是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医生们坚守的原则。以脂肪肝为例,扶正活血化瘀及结合生物信息红外线治疗脂肪肝,能明显促进肝脏功能恢复,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的血清指标,对脂肪肝患者,可促进肝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减少或逆转肝内脂肪沉积。大多数患者经过生物信息红外线和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如肝区疾病腹胀减轻、体力增加等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总之,生物信息红外线和药物治疗的新技术,能使肝脏内积聚的病理代谢产物(毒素)排出体外,改善肝脏内环境,有利于肝脏的组织恢复和再生功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健康带来好处。
 
  记者 李经济    特约记者 易莉  江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