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哭哭闹闹小儿科。在综合性医院,儿科的发展是比较艰难的,收入也是最低的。但是在鄂钢医院有着这样一群不怕累不怕苦,始终坚持站在第一线为患儿服务的医护人员,他们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展现出儿科人“热情、开朗、乐观、无私、平等、友爱”的精神面貌。他们始终把患儿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守病人无小事的理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口碑。
A 专业高效 做患儿的“保护伞”
2011年10月20日11时30分,鄂钢医院儿科的值班护士叫道:“汪医生、汪医生,20床过敏了!”通过汪医生一检查,仅发现患儿前额有一个散在的风团,但他不停地在抓脖子,显得非常难受的样子。护士马上遵医嘱更换液体,采用抗过敏处理,转眼间,患儿就出现了全身风团样皮疹,口唇肿胀翻转,颜面部和四肢有明显水肿,继而烦躁不安,喊着“喉咙痛、喉咙痛……”。随即患儿又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大汗淋漓,不能发声。
习惯了下班还要看看病房的姚友东主任闻声立马赶到病房,此时,患儿的奶奶已坐在地上大哭起来,爸爸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姚主任当即判断患儿为“过敏性休克”,急切地说道:“马上抢救!患儿有喉头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上心电监护,测血压,准备气管切开包。患儿体重30公斤,已用地塞米松7.5mg、异丙嗪25mg,血压50/30mmHg,双肺布满哮鸣音。”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护士长把急救车推过来,“马上静推0.5mg肾上腺素!”此时,患儿已平卧,颈部已垫上枕头,鼻导管给氧,心电监护仪显示着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
患儿为高敏体质,此次为注射水溶性维生素突发过敏性休克,抢救需争分夺秒,若不及时,由此引起的喉头水肿可以在瞬间结束患儿脆弱的生命。从作出准确判断到抢救前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在没有行气管切开的情况下,患儿已安静下来,口唇肿胀也慢慢消退,双肺哮鸣音减少,全身皮疹有所消退,症状明显缓解,血压升至95/60mmHg。
像这样的危急事件,无数次考验了鄂钢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体现了他们较强的抗压能力。危急关头,鄂钢医院儿科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以及紧密有序的配合,是患儿能转危为安的关键。
去年4月,鄂钢医院外科的一位刚做完手术的患儿,突然出现惊厥的症状,并呈癫痫持续状态。家长情绪激动,该外科的医生立即请儿科主任姚友东会诊。姚友东经过认真询问患儿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其为麻醉药“氯胺酮”诱发癫痫,马上为患儿注射一种新型的镇静剂,并建立静脉双通道,一通道予以镇静剂维持,剂量根据惊厥控制情况调整;另一通道予以脱水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惊厥得到控制。用药后,姚友东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此次患儿是由麻醉药“氯胺酮”引起的惊厥,为患儿体质原因所致。如果患儿既往没有基础病存在,惊厥控制后不会留下后遗症。患儿家属情绪逐渐平稳。患儿在出院后的脑电图检查随访中未见异常,智力也正常,证实了姚友东的说法。
2012年,鄂钢医院被定为市级手足口病收治医院,在治疗手足口病方面,鄂钢医院儿科重视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及规范治疗,使危险情况早期得到控制。同时对疑似早期重症患儿,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特别注意有无肢体抖动、惊跳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并及时记录,共救治手足口病1000余例,未发生一例死亡病例。让家长们放心满意的治疗以及优质的服务,让广大鄂州市民认识并认可了鄂钢医院儿科,儿科人用他们的专业素养,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任。
鄂钢医院姚友东和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他们的睿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用他们的耐心,赢得一位又一位家长的尊重;用他们的能力,征服一名又一名患者。他们爱自己的岗位,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所有来到这里的人,解除病痛。
B 名院合作 资源共享强根基
2013年3月,鄂钢医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和专家坐诊。在鄂钢医院就诊需转诊到协和医院的患者,可以优先安排住院和检查。
鄂钢医院儿科以本院与武汉协和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为契机,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聘请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教授为儿科技术顾问,定期邀请协和儿科专家来院坐诊、讲课、查房,为协和医院重点支持建设专科。协和医院作为鄂钢医院的强大后盾,为鄂钢医院儿科收治患儿提供了技术力量等各方面的支持。只要由鄂钢医院转诊过去的患儿,协和医院都优先收治,只要提前打一个电话即可。一到两天内即可在协和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且优先安排患儿进行治疗。相较于市里其他医院,鄂钢医院在此方面无疑有着极大优势。
2013年5月,一位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家长将其送至鄂钢医院,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姚友东马上为其联系转诊武汉协和医院,积极转诊为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患儿在医院救治脱离危险后,现口服环孢素治疗中,病情比较稳定。在协和医院出院后,一直在鄂钢医院门诊随访。另外一名重型再障患儿,在协和医院治疗10余天好转后,转鄂钢医院儿科治疗。在金润铭教授指导下,现定期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看到患儿病情的好转,家长十分感谢,精力与金钱的节省使这个家庭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今年7月,一例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患儿,辗转来到鄂钢医院,姚友东收下了。他了解了情况后,真诚地对患儿家长说:“我们边治疗边观察,如果有好转,继续留在这里治疗;如果疗效欠佳,我们给你联系转武汉协和医院,不耽误治疗。”
姚友东大胆采用有针对性的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再考虑病程较长,又使用药物进行短期应用预防真菌感染,并加用静脉及口服药物免疫支持疗法,尽可能缩短病程,患儿体温终于得到控制,呼吸困难得到改善。同时进行护肝、护胃、营养心肌等综合治疗,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随后几天发来的痰培养报告也证实了他所选用的抗生素是敏感的。历时10余天,在姚友东的精心治疗下,这位患儿痊愈出院。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的定期义诊,为鄂钢医院带来了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让姚友东诊疗各类重症患儿有了信心,也让鄂钢医院全体儿科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
在鄂钢医院成为协和医院的技术协作医院后,患儿看病更加方便快捷,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教授及他的团队定期来到鄂钢医院进行义诊,为患儿解决各类疑难杂症。
金教授是主任医师,也是博士生导师,全国儿科血液病方面的知名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患儿即使在鄂州,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能够定期得到名医的治疗,使得身体恢复更快。有的病重患儿,转诊到协和医院治疗,好转之后,可以回到鄂钢医院进行后期治疗,医疗费用相应减少许多,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鄂钢医院与协和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协作,是引进新技术、谋求新发展的具体体现。两家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医院管理、临床会诊、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技术交流、联合会诊、快速转诊、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协作。相信在未来,鄂钢医院能够从协和医院引进更多优势医疗资源,为鄂州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造福鄂州人民。
C 特色专科 矮小患儿的福音
为了谋求科室的发展,姚友东敢于开拓,敢于负责。目前,儿童生长发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儿童矮小症的治疗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大城市医院的矮小门诊、内分泌疾病诊疗办得风生水起,他极力向院领导提出申请项目,率先在鄂州地区开展儿童矮小症的治疗。
鄂钢医院儿科于2011年4月在同济医院儿科林汉华教授的指导下,在鄂州市率先开设儿童矮小症门诊,并定期邀请林汉华教授来院坐诊。在儿科主任姚友东的带领下,儿科已能开展生长激素的刺激试验、骨龄片的测定和矮小症、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门诊接待儿童生长发育咨询达3000余人(次),成功治疗矮小患儿100余例。目前,该特色专科在本市已形成一定的影响,鄂钢医院成为本地区首家治疗儿童生长发育落后和性早熟的医院。
2013年该院与协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后,儿科作为协和医院重点支持建设科室,聘请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教授为该科技术顾问,金润铭教授在儿科学领域涉猎极广,对儿科内分泌疾病尤其是身材矮小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有着丰富经验。金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给儿科的专科建设带来极大助力,为众多的矮小患儿带来福音。
去年8月,一位9岁身高仅124.4厘米的患儿来到鄂钢医院,他出生后发育一直较同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落后,被诊断为矮小症。经协和医院金润铭教授近一年的诊治后,患儿身高净增长15厘米。金润铭教授在内分泌疾病上有较高的造诣,对儿童矮小、生长发育异常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在矮小症特色门诊拥有大批患儿。
湖北省内的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3%。“生长速度减慢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每个儿科医生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准确给孩子测量身高,检测每年的生长数据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姚友东说。许多家长对于儿童矮小症了解不足,误认为是孩子营养不良所致,据调查,三分之一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等发现孩子身高比同学矮了一大截才意识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容易病急乱投医。
其实,儿童成长不良和成人矮身材有众多原因,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青春期延迟等。在谈到如何判断孩子得了矮小症时,姚友东说:“目前临床上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低于2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治疗矮小症就是一场与骨龄赛跑的战役,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子的骨龄超过16岁,这个时期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再无长高机会,所以一定要去专业医院和专业科室治疗,因为越早发现病因,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在全体儿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儿科的发展已走入正轨,它正在努力地成长,并且逐步壮大。相信在未来,鄂钢医院儿科能够将高新技术“引进来”,并且也能自信地“走出去”,为更多的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 翁燕 通讯员 杨启德 实习生 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