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项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术
去年七月的一天,一名50岁的中学男老师表情痛苦地躬着腰,艰难地走进了市中心医院骨科就诊。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向福胜接诊时发现,病人左脚膝盖肿胀疼痛,呈强迫体位,左膝弯曲难直。经询问,原来病人在前两天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当时虽然疼痛,但并没在意,以为是一般性外伤,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没想到青紫肿胀未消,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才来到市中心医院骨科求治。
经验丰富的向福胜凭直觉诊断,病人的左脚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可能是撕裂性损伤。向福胜给病人做了一个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与他的判断一样,病人左脚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撕裂,通俗地说,前后交叉韧带撕裂,就如同膝关节失去了前后稳定的两根主筋。只有把撕裂的肌腱重新建立起来,病人才能恢复其正常伸缩功能。这是一个在骨科膝关节治疗中的难题,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大都转到省城大医院去了,鄂州还没有一家医院能进行这种手术。这既是一个难题,更是一种挑战。有着10年膝关节治疗经验的向福胜,厚积薄发,成竹在胸,再则,病人对他寄托希望,不愿转到武汉治疗。
按照医学规范,在为病人做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恢复手术之前,必须将病人受损关节用特殊的护膝予以固定三个星期。三个星期过后,向福胜为这名老师实施了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难度大,一是因为它实施手术的地方狭窄,本来人的膝关节最宽的间距为20毫米,一般间距只有10毫米左右,而关节镜直径4.5毫米;二是前后两条交叉韧带的重新建立,是从病人自体的腿部取两条肌腱,置于膝关节内适当的位置,形成两条既可张又可拉的如同橡皮筋可控制膝盖弯曲伸张的韧带,这两条人工建立的韧带既要凭医生的经验找准位置及角度后在膝关节骨上两端打洞固定,又要让这种韧带建立恢复到人体原生态的状态,这才是完美的镜下韧带建立。这种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说起来轻轻松松,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微创手术,是经皮置关节镜进入膝关节内,看着电视屏幕做手术,在银屏上看着很大的场面,实际上是放大5到10倍后的视觉效果。做这样的微创手术,既要熟透膝关节的生理解剖和构造,又要熟知实际物体与屏幕上的视觉关系,做到心手合一,这样才能准确无误。而这绝非一日之功才能得心应手。而另一个难题,是这两条韧带在膝关节后的一个“洞穴”中,这个洞穴的直径只有2.5公分,要在这个窄小的空间置入关节镜和机械手,在生理盐水充盈的环境中实施手术,要将七公分长的肌腱置入膝关节内,找准位置及角度,钻孔固定人工韧带。这个手术过程,一条韧带的重建需要1.5个小时。经过三个小时的微创手术,这名老师的两条膝关节的韧带在关节镜下被完全地建立起来了,也就是说,膝关节镜下的两条韧带重获新生。手术过后,向福胜为这名老师的左膝上套上了一个专门的可随时调节弯曲的护套,病人可以在第二天就恢复正常功能,但要让左脚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及运动,必须在三个月之后。向福胜说,一个半月,病人就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
实际上,这名老师左脚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不是向福胜的第一例手术。在这之前,向福胜已为几十名患者做了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手术效果都很好,很多人在术后又重新获得新生,有的术后仍然参加重体力劳动。这种关节镜下的韧带损伤重建手术,是向福胜临床攻关项目,这个新技术的成功攻关和成熟应用临床,减少了病人奔波省城医院的麻烦和开放性手术的痛苦。向福胜说,以前对这种韧带损伤重建,实施的是开放性手术,刀口就有一尺多长,开口后内面血肉模糊,术中对韧带和血管的辨认难度大,效果并不好,而现在实施的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连同取自体肌腱的伤口加在一起,只有5公分的创面,而且出血少,恢复快,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的应用是一次实用性的技术革命,获得了市中心医院的新技术二等奖。
B、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适应范围广泛
关节镜下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手术是一项技术难度大的攻关项目。在此之前,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是向福胜主任医师治疗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膝关节疾病是骨科疾病的一个专业分支,这也符合现代医学精细化的要求。鄂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关节镜下的微创手术除能完成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手术外,它还能适应更多的疾病范围。半月板的破损的切除修补、髌骨脱位、骨关节炎和痛风性滑膜炎、化脓关节炎等疾病,都可以在关节镜下完成手术。骨质增生,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刺,脚不能落地,常常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对于这样的骨质增生都可以用关节镜做微创手术进行清除,再配合相关药物,绝大部分患者都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在市中心医院九楼骨科向福胜的办公桌上,有几例关节镜下的手术记录,信手拈来一、二病例,可窥见关节镜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有效利用。一名罗姓47岁女性患者,在2012年1月4日时,外伤致左膝半月板损伤,疼痛难忍,在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就诊。1月5日,向福胜为患者做了左膝关节镜探查。探查手术经硬膜外麻醉后,在左膝关节前下内外侧切一个10毫米小口,置入关节镜探查时发现病人关节腔内有中量关节液,形成水肿,其髌骨上囊的滑膜增生。髌股关节呈2度病变;内侧间室内侧半月板退变,内侧股骨髁关节面软骨退变脱落,3度退变,半月板后脚撕裂。髁间窝、后内侧间室、后外侧间室等处滑膜增生。情况探明后,用60毫升林格液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再次使关节腔充盈起来。经过这一系列反复冲洗的规范流程后,向福胜用关节镜探入关节腔,对女患者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处进行了切除手术,由于是镜下微创手术,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很好。
痛风引起膝关节腔滑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这种疾病,有很多也是在关节镜下完成的。据向福胜介绍,在他的关节镜手术中,很多中老年患者本身是痛风病人,由于长期通风结石在关节中的沉积,造成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变形,膝关节滑膜增生。一位蒋姓男性患者双脚患痛风性滑膜炎,双膝红胀剧痛,艰难跛行。向福胜也是在关节镜下为其做了滑膜切除术。
向福胜说,在临床中像蒋姓患者这样长期患痛风症的病人导致单膝或双膝滑膜增生的人很多。一位患者术前诊断为双膝非特异性滑膜炎,硬膜外麻醉后,在止血带的作用下,将关节腔处于充盈状态后,从关节内侧开一小口,一边进入关节镜,一边进入电动创削器,关节镜在左关节腔内引导电动刨削器准确到达滑膜突出部位和通风结石沉积处。在屏幕上看到电动创削器在向福胜的操作下,不断削掉尿酸钠结晶沉积物和增生滑膜,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精心操作,病人左右双膝的增生滑膜和尿酸钠结晶沉积物进行了有效消除,术后三天,病人红肿的双膝关节逐步退去。向福胜说,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急性痛风发作时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发作期一般持续数天到1周。一般发病时没有诱因,但可以继发于轻度创伤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后。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从痛风治疗上加强,以减少膝关节通风结石沉积。
C、关注运动前的膝关节韧带保护
市中心医院骨科向福胜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获得重大突破,病人再不会因此而舍近求远,旅途劳顿求医。同时,自2005年以来,向福胜利用关节镜对髌骨脱位、半月板破损的切除修补和滑膜切除等膝关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有效微创手术,他每年为150名患者实施了关节镜下微创手术,10年来已为近1500名各种膝关节疾病的患者做了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这项技术在市中心医院骨科临床已成为成熟的技术,为鄂州的患者带来福音。尽管向福胜娴熟地掌握关节镜下的各种技术,但他更希望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膝关节韧带的保护。
向福胜说,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病人是在运动中损伤的。比如:橄榄球、篮球、足球、滑雪等项目尤其多见。除了膝关节与他人碰撞致伤外,78%的韧带损伤为非接触性,常发生于落地、急停及暴力扭转等动作。足球运动中,移位防守以及奔跑中踢球相对危险;篮球运动中,侧跳转身以及单腿落地相对危险;在滑雪运动中滑雪板前端受阻时,膝关节外翻旋转,是较为典型的韧带非接触性损伤机制。急性损伤者多有膝关节肿胀,主要为关节积血所致,一般可在伤后数分钟至3小时内发生。急性膝关节损伤(排除骨折者),出现膝关节积血者70%存在韧带损伤。而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在60%左右,随着韧带损伤后病程的延长,半月板损伤比率和严重程度相应增加,一些半月板在刚刚损伤时可以缝合,但是随着撕裂瓣反复磨损、变性或撕裂瓣本身再撕裂,会导致半月板部分切除或者切除的比例上升。有时半月板发生“桶柄样撕裂”,其撕裂瓣移位至髁间窝下方,使膝关节出现交锁症状,患者主诉关节“卡住”,关节弹性固定于某一角度或表现为伸直、过屈受限。若合并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可在损伤的侧副韧带处出现肿痛。内侧副韧带损伤又多表现为股骨内上髁(内侧副韧带的附着点)的表面肿胀、压痛或(和)胫骨结节内侧的压痛。
向福胜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运动或外伤是主因,运动前一定要做好运动前的放松。骑摩托、打球都应当放松肌肉,做一些运动前的适应工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还有相当多的一些患者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究其因是患者对此类的损伤严重性认识不足,才导致未获得有效处理。
记者 李经济 特约记者 易莉 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