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护航的填塞术

——记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支气管填塞新技术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4-11-06 语音:播放
刘会长在为患者实施支气管填塞术

 

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操作看似简单,却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若是操作不当,病人随时会遭遇风险。一般需要单肺通气的打开胸腔进行手术治疗的病症,例如肺癌、肺结核、肺气肿、肺大泡、食道癌、支气管断裂等,患者可能本身肺功能很差,若是术中通气不足,导致缺氧,后果不堪设想;如在手术中,患侧肺的血液或分泌物流入健侧肺,造成患者误吸窒息,更是随时可能结束患者的生命。
  2013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在需要单肺通气的手术中运用支气管填塞管为病人通气,解决了以往通气难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在所用到的支气管填塞管,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还节约了麻醉药物,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支气管填塞管性能稳定,适用于需要进行单肺通气的开胸手术中,而且通气量充足,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从开展新技术至今,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在科室主任刘会长的带领下,已顺利完成100余例利用支气管填塞管进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均康复良好。
  A 、操作简便  缩短手术时间
  2013年6月15日,年过花甲的周爹爹感觉呼吸非常困难,特别难受,像是有块大石头压在了胸膛似的,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市中心医院门诊心胸外科就诊,心胸外科主任在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之后发现,患者有几十年的吸烟史,对肺功能有很坏的影响,而且患有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这种胸闷气短,很有可能是患有肺大泡。
  患者的CT检查结果显示,这是双侧的肺气肿,左侧肺大泡已经破裂,需要立即进行肺大泡切除手术,若是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或是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
  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刘会长在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与心胸外科主任一起讨论研究手术方案,决定为患者行单侧左上叶肺大泡切除术,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随后插支气管填塞管机械通气,行肺大泡切除术。
  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的手术非常担心,于是向刘会长询问了手术的麻醉方案,刘会长给他们详细说明了麻醉的难点和优点,并向他们介绍了支气管填塞新技术,表示现在的技术十分成熟,不必过于担心,要相信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家属在倾听刘会长的具体说明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据刘会长介绍,最早的时候,插管通气时用到的双腔气管导管,它的材质是橡胶,非常粗壮,遇到气管管腔娇嫩细小的患者,根本插不进去。改进之后的双腔气管导管,材质是硅胶制成,相较以前稍微“瘦”了一些,但是很容易擦伤气管壁,操作也比较复杂。它是双腔的,这一侧肺需要手术,则将导管由口腔插入这一侧的支气管,将气囊充气,封闭该侧的通道,使得原本一张一翕的肺部塌陷,以便手术顺利进行;另一侧上呼吸机,保持呼吸畅通,但由于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之后,很容易造成患者肺部通气量不足,麻醉手术危险性增加。
  现在所用到的支气管填塞管,相较于之前的双腔气管导管,操作则简便了许多。因为双腔气管导管在插入气管内的时候,很难对准,有时要花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来调整具体的位置,并且只能凭感觉听诊,很容易对位不准确。而支气管填塞管则是哪侧肺需要做手术,就直接插入哪侧支气管,给气囊充气,堵塞支气管后使得患侧肺塌陷。简单来说就是指哪儿就打哪儿,不像双腔气管导管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找准地方,这就为后面的手术节约了时间。
  在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为该患者进行单侧上叶肺大泡切除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过后,将支气管填塞管由口腔插入至左支气管,堵塞患侧肺支气管,使得原本一张一翕的患侧肺塌陷,以便为患者行单侧左上叶肺大泡切除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手术后呼吸良好,胸闷也不复存在,康复效果良好。
  “人们普遍觉得我们麻醉医生的工作很容易,给病人打一针,病人没知觉了,麻醉了,就完成任务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制订详细的麻醉方案,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麻醉方法。我们当然也希望用最少的手术时间,最快治好患者的病,因为麻醉插管的时间越短,越能为后面的手术争取时间,那么患者整个手术时间也相应缩短了,麻醉用药也少,随之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刘会长说。
  在2013年运用支气管填塞新技术之后,为许多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顺利实施了支气管填塞,手术时,单肺通气状况良好,支气管填塞管操作简便,用时短,收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B、性能稳定  应用极其广泛
  2013年9月18日,一位76岁的郑爹爹因进食时吞咽困难来到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就诊,当时他非常瘦弱,体重只有35公斤。肿瘤外科的医生详细询问了郑爹爹的病史和症状,郑爹爹说,他现在吃饭很吃力,特别是咽下食物的那一刻,疼痛难忍,有时吃比较硬的食物根本吞不下去,只能吃比较软糯的食物,如稀饭、米汤等,长时间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吞不下也咳不出,非常难受。肿瘤外科医生初步诊断这是由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食道癌。
  患者在进行详细的各项身体检查后,郑爹爹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食道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根据资料显示,每年全国因食道癌死去的人数就达到22万以上。若不及时治疗,这种消化道肿瘤可能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严重的后果。肿瘤外科医生决定立即为患者行食道癌切除术,切除肿瘤。
  食道癌切除术之前的麻醉插管极其重要。肿瘤外科的医生和麻醉科的主任刘会长在详细研究了患者的情况后,制订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决定由刘会长为患者进行麻醉和支气管填塞,肿瘤外科主任主刀,为患者行食道癌切除术。手术前,刘会长耐心地为患者家属讲解了支气管堵塞用于单肺通气中的安全性,让患者家属放宽心。
  在肿瘤外科主任行食道癌切除术过程中,支气管填塞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单肺通气效果良好,直到手术顺利完成。
  支气管填塞管的性能十分稳定,能够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充足的通气量,保证供氧。单肺通气技术能够为手术暴露良好的视野,能够让主刀医生更加快捷有效地进行手术,对周围的组织处理更为细致,避免患者的组织损伤。
  支气管填塞管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市中心医院麻醉科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断学习,已经能顺利进行肺癌、肺结核、肺气肿、肺大泡、食道癌、支气管断裂等手术中的麻醉插管,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确保患者术中的生命安全。
  C、通气充足  保障生命安全
  去年12月,一名泽林镇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吴雨(化名)在回家途中不幸遭遇了严重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判断患者是因受到强烈撞击造成的支气管断裂,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他立即通知心胸外科和麻醉科的主任,告知他们具体的情况。患者经过检查,被确诊为右上叶支气管断裂,她的呼吸相当困难,已经出现胸闷、咳血的症状。
  支气管断裂,非常容易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紊乱,若不及时治疗,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患者此刻正是受到这样的威胁,生命垂危。由于患者情况危急,市中心医院立即召集全院专家大会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讨,并制订详细的诊治方案。
  讨论结果决定为患者行支气管重建术。在各项术前准备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手术。首先由刘会长为患者进行断裂支气管填塞插管,从而保证患者在术中的通气充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断裂支气管堵塞良好,杜绝了血液和一些分泌物流入健侧肺,术中的通气效果良好,支气管重建手术也顺利完成。患者经过细心治疗,顺利康复。
  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已经成为省重点建设专科。一台手术一般需要1—2位麻醉医生和2—3位外科医生,再加上2—3名护士,医护人员在一台手术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若是没有麻醉医生,一台手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如今,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已发展成为拥有80多名医护人员的全院最大科室,在每台手术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每名患者术中的生命安全护航。今后,相信麻醉科一定会用他们的实力,为鄂州百姓铺就通往健康的道路。

  实习生 田萍    特约记者 易莉  江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