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整体提升派出所实力记

“四轮驱动”强基础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8-01-02 语音:播放
壮队伍——
  基层警务转向精细运作
  通过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增人减负、明责定岗等保障,市公安局有力改善了基层派出所工作和生活环境。
  遵循美观、庄重、经济、实用的原则,市公安局争取财政等部门支持,投入960余万元改建14个派出所办公用房;筹集资金346万元,配齐人像采集、照相、执法记录仪等警用装备;以整洁、舒适为标准,规范生活区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将机关置换和新招录的51位民警全部配置到派出所;协调各乡镇出资、招聘31支580人的专职巡逻队,充实到31个派出所。同时,将原来主要由派出所承担的刑事打击任务,移交刑警大队负责,派出所只需侦办因果关系明确的少量简易刑事案件,极大减轻了派出所的办案压力。
  根据派出所警力及治安情况,在城区及农村派出所实行“一室引领三队”警务机制,设置警务指挥室、社区警务、巡逻防控队、案件办理队,对民警定职、定岗、定责,改变过去一人身兼数岗、职责混淆的局面,推动基层警务工作从粗放管理向精细运作转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聚民力——
  治安防控实现多元共治
  依托专门力量,实现纠纷联调。在各街办、乡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30个;在各村、社区由派出所民警联合村(居)委会、治保会,在警务室中设立纠纷调解室327个,健全“1+N”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调处、事后救助,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7%。
  依托群众,实现警民联防。全市配备网格员3598人,实行任务到格、责任到人,对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全部纳入工作视线;组建社区安保队93支1213人,由派出所民警带队巡逻,打造出“华容大姐”、汀祖“红袖章”、西山夕阳红等一批群防群治队伍品牌。
  依托科技,实现社区共治。在江城社区等15个社区推行“警务室+门禁+视频+物业+互联网”模式,建设智慧社区;在华容等6个乡镇121个村试点推行警务村村通,充分整合治安资源,提升了警务效能。金融小区和供电新村等居民小区,连续8年未发生一起可防性案件。
  强科技——
  警务创新带动基层效能变优
  防范打击“网上来”。利用视频监控、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等技术,加强社区信息采集、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发挥了24小时执勤“哨兵”作用,预防减少了发案。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5%,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9.7%。
  执法办案“网上走”。依托警综平台,全面推行网上执法办案,从接处警、案件受理、呈报审批到案件办结等整套程序,全部在网上流转,并推行了电子笔录软件。
  便民服务“网上办”。全市开通了31个网上警务室,官柳派出所等开通“平安官柳”微信公众号,实现微互动,为群众提供办证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9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30余条,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的目的。
  真碰硬——
  “政治体检”增强队伍活力
  市公安局坚持开展“一月一训”,有针对性开办了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等各具特色的培训班,提高了派出所民警群众工作、防范管理、执法办案和队伍管理等能力。
  通过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对民警考核。凤凰派出所、古楼派出所等围绕警容风纪和环境卫生、服务态度,制订了派出所内务管理规定,引导民警习惯养成;建立健全每日早会制、每周例会制等制度,保障了日常勤务井然有序。
  通过开展“政治体检”,查处派出所民警违法违纪案件2起,执法执纪问责4人,辞退辅警7人。同时,该局还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不断丰富民警、辅警的业余文化生活。
  通讯员 李端福 王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