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刘学文)日前,市妇联组织全市妇联系统深入学习嘉兴市妇联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机关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开展了交流研讨。
“嘉兴市妇联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打造了‘红船女儿’宣讲、‘巾帼共富工坊’创业就业、‘嘉家福’家庭服务等一系列具有嘉兴特色的妇联工作品牌。我市妇联打造工作品牌的意识不强,‘只做不说’导致一些工作知晓度和社会影响打折扣。”
“嘉兴市妇联通过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妇联工作信息实时发布、妇女需求精准对接和服务资源高效配置。我市妇联‘数字化’开展工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我市服务妇女创业就业的资源整合不够,仅局限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深入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热烈的讨论,凝聚起前行的力量。市妇联主要负责人表示,知差距而求新,知不足而求进。针对市妇联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将对症下药,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创新服务新举措、探索工作新模式,凝心聚力,维护“她权益”,讲好“她故事”,助力“她梦想”,成就“她风景”。
加大“巾帼红”宣讲力度。用好用活各类宣传平台和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阵地,开展巾帼大学习和巾帼大宣讲活动,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在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发布、走访活动,扩大声势影响,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领广大妇女群众主动融入发展大局。
提升“幸福启航”家庭教育知名度。大力实施“幸福启航”家庭教育公益项目,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拓展校外实践平台,丰富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及区级家教指导中心建设,为家庭提供可及、优质、有效的指导服务。
增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美誉度。动态更新“三类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台账,持续扩大“爱心妈妈”招募规模,推动结对帮扶精准化、便捷化。严格落实“五个一”服务要求,通过示范培训、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爱心妈妈”服务能力。通过项目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壮大专业力量,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结对关爱工作常态化、可持续。
提高“12338”妇女维权满意度。依托各级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整合建立“12338”综合维权服务中心,一站式提供普法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综合服务。强化对基层维权站点的指导与支持,重点加强对生活困难、残疾妇女儿童及高风险家庭的摸排建档与关爱帮扶,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信息全,坚决守牢妇女儿童安全底线。
同时,强化资源整合,合作联动,开展城乡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拓宽妇女居家就业、灵活就业新途径。培育一批女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女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领头雁作用。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和美乡村”建设。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适龄妇女乳腺癌、甲状腺癌免费筛查守护女性健康公益行活动。继续推动14岁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实施低收入妇女“两癌”专项救助民生实事,关心关爱妇女群众健康,当好暖心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