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戴静)前不久,市委社会工作部专题调研组赴浙江嘉兴,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志愿服务、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等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度调研。从党员志愿服务总站到社区邻里中心,从“三治融合”发源地到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研组一路观察、思考、探讨,在真切体悟“嘉兴样板”治理温度与运行效能的过程中,碰撞思维火花、探寻鄂州新路。
嘉兴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构建起高效能、有温度的基层治理体系:依托96345党员志愿总站,实现24小时响应民生诉求,21年累计服务超549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9.95%;通过“民情恳谈会”“民情驿站”等机制,形成“民呼我应”高效闭环,推动居民从“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合伙人”;创新“亲民化”改造,借助“小兴”IP和积分激励,打造居民愿来、爱来、常来的“社区客厅”;在“三治融合”发源地集成议事、文化、服务功能,成功打造全国基层治理“样板间”,全面呈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化治理路径。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对比嘉兴,调研组深切感受到思想解放的深度、数字赋能的精度、社会参与的广度、攻坚劲头的强度这四个方面的差距。这面镜子,照出了短板,更照见了方向。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迅速将“嘉兴经验”与鄂州实际结合,绘制出一幅接地气、能落地、可考核的“行动施工图”:
聚焦“聚与引”,建设“新”心向党的暖“新”之城。实施“三心”行动,构建多部门协同、全覆盖服务的暖“新”网络。推进暖“新”驿站建设,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的一刻钟服务圈。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支点建设”,完善“组团破难、直通解忧、嵌入服务”机制,以党建提质引领行业提质。
聚焦“融与合”,打造高效能善治之城。推进鄂城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城乡社区“补短板、提能力、创特色”行动,深化凤凰街道滨湖社区、樊口街道旭东村改革试点。围绕12项重点任务,整治“小马拉大车”和“滥挂牌”现象,深化报表“只报一次”,为基层真减负、增效能。
聚焦“呼与为”,构建民呼我应的幸福之城。建立多元协同民意工作机制,整合多平台诉求信息,常态化分析12345热线热点,开展“民意直达·接诉即办”工作,做实“接、研、办、督、访、评”闭环管理,用心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聚焦“供与需”,共创人人奉献的志愿之城。健全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做好园博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拓展志愿服务基金募捐渠道,优化“鄂志愿”平台功能,推动积分多场景互认。推广“小阁阁”IP形象,增强社会认同。组建专业志愿队伍,举办志愿项目大赛,开展“周周汇”活动,推动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实现“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嘉兴之行,既是一次醒脑启智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重整行装的全新出发。如何将震撼变为行动?怎样将差距化为潜力?路径已然清晰,答案就在脚下。每一位社会工作者正以更强的使命感扛起担当,以更实的举措破解难题,以更优的作风淬炼本领,执奋斗之笔、蘸创新之色,全力绘就鄂州基层治理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