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道江家巷改造一瞥

小街巷 大民生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7-07-27 语音:播放
小街巷,大民生,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小街巷是百姓之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里居然会改造!”7月25日,家住吴都社区的刘立勇说起江家巷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时,显得十分开心。“用脏、乱、差来形容小区以前的环境一点也不过分,我在这里开了7年副食店,门口是个坡,路面都破损了,风吹一店灰,下雨一路泥巴,水往店里流,我自己动手在店前做了道水泥门槛才避免了水漫金山。今年重铺路面,雨污分流,不光灰尘少了,路面也没有积水了!”
  江家巷长约850米,位于吴都古肆东面,是连接武昌大道与文星路的重要通道,周边区域是老城区繁华商业地带,周围分布着两家医院、一个菜市场和一所小学,沿路商户100多家,常住人口3万余人,是孩子上学和居民上班、买菜、看病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规划道路已远远跟不上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停车难”和“行车难”等问题困扰居民日常生活,也导致江家巷的路面破损严重。特别是三处大坑盘踞在吴都小学到中百超市路段,为了避让大坑车辆经常急刹,再加上学生众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缺乏长效管理,沿路摊贩占道经营,亭棚违建现象突出,广告店招凌乱,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路面更显拥堵。
  6月末,由市城管局出资,市政施工,投资300万元的江家巷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启动了。为使小巷居民理解、支持、配合、参与工程建设,吴都社区的网格员们对小巷内的商户、居民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多次召开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讨论会,听取群众意见,鼓励他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集思广益,把江家巷改造好。
  “刚开始改造时,有很多商户不配合,他们习惯于出店经营,觉得进店经营会影响生意。”为了整治这里的占道经营行为,保障道路交通顺畅,社区与城管分头行动,基于人性化执法的原则,先由网格员对占道经营者进行劝离,从情、理、法三方面对他们开展说服教育,再由城管出面收缴“钉子户”违规摆放物品,绝大多数经营者都听从网格员的劝说,纷纷自行收拾摊档离开,店铺店主也将摆在店外的商品搬进店内经营。
  治理过程中,40多岁的吴某一时想不通,不愿配合城管的工作,被收缴了三轮车。吴都社区主任万桂兰得知了这件事后,立刻找到吴某,对她说:“我知道你卖菜不容易,可你违规后我们开展工作也为难呀。清理占道经营是为居民着想,你仔细想想,这条路干净整洁,你是不是也住得舒服些?”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某最终也明白了事理:“是我想错了,你们把街道建设得好,我也得到实惠了嘛,我以后再也不占道摆摊了。”她愉快地撤掉了摊档。望着开阔街道两边整齐的店铺,万桂兰乐呵呵地说:“谁都不是不讲理的人,居民的行动给了我们做好工程的巨大动力,我们一定要交上一份让居民满意的答卷。”
  经过改造,江家巷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平整了,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路灯亮了,夜间出行更加安全;陡坡被削平了,实现车辆分流,道路不再拥堵了;拆除轧钢厂宿舍区49家违章院墙还路于民,路面宽敞了;新建轧钢厂宿舍镂空墙、吴都小学院墙,沿路补栽了梧桐树,环境更漂亮了;占道经营的店铺与“牛皮癣”全部消失,排水畅通了,脏乱差现象改观,群众居住满意度大幅提升。
  “我在这里住了30年,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一不小心还会摔个大跟头。”踩在沥青路上,周青松爹爹精神抖擞,“现在好了,路面平整干净,我晚上出来散步也不用担惊受怕!”
  “可不是吗,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的,汽车开过去在6楼都能听到振动的声响,现在安静多了,中午可以安稳睡个午觉,我精神特别好!”何春喜婆婆赞不绝口。
  “以前小孩放学挤成一团,汽车擦一下,你踩我一脚,我推你一把,闹出了不少矛盾。现在路面宽了,邻里间纠纷少了不少。”
  为加强改造后的江家巷监管,环卫定期清扫路面,有交警维持车辆秩序,聘请专人定期清理墙壁“牛皮癣”,护学岗保护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城管、社区志愿者、网格员共同巡查监督摆摊设点情况。此外,还将在沿线安装10个摄像头,确保监管无漏洞、无盲区。
  据万桂兰介绍,该工程将于本月30日完工。
  记者 方映忠 见习记者 熊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