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岛的美丽蝶变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9-09-28 语音:播放
  初秋,梁子湖畔,清晨的风中夹杂着一丝凉意。
  黄桂荣披上一件小衫便出门了,沿着湖边漫步,听湖水拍岸,看太阳升起,这样轻松的日子黄桂荣已过了2个年头。
  2017年10月,梁子岛4A景区被摘牌;2018年1月,梁子湖全面禁捕。
  黄桂荣在岛上经营餐饮业30多年,眼看梁子岛由昔日游人如织到如今门庭冷落,黄桂荣说,这种“轻松”的日子其实过得很无奈。
  曾经梁子镇全年游客量达70万人次,如今游客寥寥无几,从繁荣到萧条,岛上的经营户开始自省、群众开始思考、干部开始反思……
  从依水而兴到望水而惑,经历两次阵痛的梁子镇,痛定思痛,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以生态振兴擦亮乡村美丽底色的重生之路。
  惊喜,因水而兴——
  曾是繁华“小汉口”之称的旅游胜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少人心中,都藏有一个陶渊明式的梦想。
  怀抱悠闲宁静之心,忘却世间纷扰繁杂,漫步山水之间,看夕阳西落、飞鸟归巢……曾经的梁子镇就是这样一处诗意栖息之地。
  原镇渔业队队长张德火说起家乡如数家珍:梁子自古因水而兴,三国时期的周瑜点将台雄伟矗立;五代时期瓦窑澥遗址显示,此地在1000年前制陶业十分兴盛;明清时期,梁子镇借助水运交通的便利,成为周边6县的商业中心。
  当时的梁子镇商贾云集,有着“小汉口”之称。清光绪十一年所编的《武昌县志》记载,梁子镇“康熙初始列市廛可二百户,为江夏、兴国、大冶之通衢”。岛上设有粮行、渔行、麻行、丝行、磨坊、什货铺、戏园、当铺等各种铺面200多家。
  岛于湖中立,人在景中行。不少游客赞叹:“每天太阳东升西落,就是梁子岛最美的时候,从空中俯瞰,像是镶嵌在湖水中的一颗明珠。”
  周迎澜,在梁子岛上经营餐饮业30多年,见证了高峰时游客需排队上岛的情景。在周迎澜的记忆中,过了几十年红红火火的岛上生活,也靠着这片湖、这个岛,奔上了小康。
  “这里给了我太多惊喜。”在梁子镇还未兴起旅游业之前,黄桂荣便开始做起餐饮,算是岛上“元老级”经营户,生意好时一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65岁的张正宏在梁子湖打了几十年的鱼,“往年开湖一天能捕6000斤鱼。”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张正宏笑得嘴角上翘,但接着眉头紧锁,摇了摇头:“禁捕的前几年,开湖前三天才捕200多斤鱼,鱼越来越少了……”
  周迎澜、黄桂荣、张正宏……绝大多数的岛民,因这片水获得“惊喜”。梁子镇,也因这这片水获得“湖北旅游名镇”称号,成为湖北省第一批旅游名镇。
  困惑,因水而忧——
  “破”与“立”之间走向生态发展
  4A景区被摘牌,梁子镇人气一落千丈;梁子湖全面禁捕,渔民“洗脚”上岸谋求转型发展;连续两年时间,“惊喜”变成“惊吓”,所有人傻眼了……
  传统发展方式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逐渐积累了许多环境问题。
  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水体污染,梁子湖渔业资源逐渐变少。梁子镇渔业村不少村民回忆起过去捕鱼的场景都用“壮观”来形容,而如今只能摇头叹息。
  梁子岛,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达1.2万人。在游客笑语喧天的场景下,经营户们把景区规则和保护生态大课题抛之脑后。
  梁子岛旅游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旅游旺季各饭店为了扳回成本,使出浑身解数去招揽顾客。餐饮业的过度经营产生大量餐厨垃圾,这对梁子岛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梁子岛上的居民也普遍感觉到,旅游开发的地方,水质已经大不如从前。
  “好湖好水好无奈。”一个因水而兴盛的旅游名镇,现因水而烦恼。
  旅游支柱产业“大病未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担在肩,如何在发展上破局?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梁子镇党委书记吴丹表示,生态不是紧箍咒,环保也不是拦路石。生态环境好是梁子镇乡村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
  铜铁海、齐心湖1200亩退垸还湖,取缔珍珠养殖1100亩,300多户渔民转产转业;
  投资3000万元建梁子岛污水处理设施,沿湖200米以内村湾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湖岸沿线种植农作物复绿,3年植树造林2000亩;
  镇域范围内沈家堰、铜铁海、新港湖等7个湖港河堰全部实现河湖长制,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管;
  全面执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试点5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创新突破,生态发展,一个小镇乡村振兴的气魄,不仅在规划蓝图上,更在“破”“立”之间的行动上,梁子镇正踏准节奏,大步向前。
  出路,因水而为——
  重振千年水乡静待客来
  梁子之美,美在自然造化,美在历史赋予,美在文化底蕴。
  一个风景秀丽的梁子湖,一座雄奇壮美的梁子岛,是对梁子镇独特旅游资源和多元文化的高度提炼,也是梁子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所在。
  惊喜是因这片水,困惑是因这片水,出路还是在这片水。梁子镇以生态振兴擦亮乡村振兴最美丽的绿色“底色”。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夏末秋初,铜铁海湿地公园,满湖的荷花依然亭亭玉立,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映衬下,分外妖娆。
  梁子镇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做好“三边”绿化,继续开展退垸还湖、退田还湖、退滩还湿,保护镇村生态美景。
  打造沙湾铜铁海生态湿地公园,打通梁子桥至七星湖区域水系,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梁子水域环境。
  “今年,梁子镇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一二三工程’的生态产业发展,即:1万亩的轮叶黑藻、2千亩的苗木花卉基地、3千亩的水果蔬菜基地。目前部分已经在试行阶段。”梁子镇党委副书记刘峰说。
  同时,梁子镇引入武汉新桃源公司、湖北“两湖”文化魅力公司等社会资本,引进占地2300亩中澳·康健城项目以及占地7500亩生态园项目,形成民宿、康养、休闲、服务、娱乐产业链。
  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村资源要素都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实现互惠共赢。产业落地后,将为当地群众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以及就业机会,2018年,该镇农民人平年纯收入达到15267元。
  目前,就广大游客最关心的梁子岛问题,梁子镇进行积极地整改升级。商户代表指出闭岛的切肤之痛和开岛的迫切需求,梁子岛居民欢迎市场主体进来管理、政府进行监管,标准的出台给了他们鲜明的导向性,大家正积极行动整改起来。
  商户代表们还提出了“自治先有后优”的想法,成片治理,目前已成立自治协会,先从内部剔除不良商户,优化结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梁子岛旅游改造升级。
  一户一景、一湾一韵、一村一品,一片一画。坚守生态发展之路,以农促旅,以旅强农。“让广大游客来到梁子镇能停下来、静下来、住下来,找回当初的惊喜,感受现在梁子的大美。”这是梁子镇干部与群众的期望。
  生态梁子镇,未来可期。
  全媒体记者 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