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文晋 通讯员程瀚)近日,鄂城区发布2025年要解决的十大民生实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坚定不移深入开展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整治,努力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鄂城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做好就业保障。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实现“直补快办”“免申即享”“23℃便民服务”全覆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4场次以上,协调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做响鄂城区“就”在家门口培训就业品牌,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落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简案速裁”办案新机制,及时化解各类劳资纠纷及欠薪问题。
加强基础教育。推进至少10所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加强交通、饮食、安防等服务保障。完成镇街13所初中学校英语听说考场建设,实施市五中综合楼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维修改造项目。深入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
保障卫生健康。深化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规范卫生院国医堂建设,推广6类10项中医药适用技术。全面完成68家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任务。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着力打造3家示范性托育机构。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提质扩面,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000人,在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新增配置紧急自动体外除颤器10台。
建设特色街区。打造贺龙军部北门红色街区、黄金水岸武昌鱼故里文化街区,做好金十字片区改造提升“后半篇文章”,升腾城市“烟火气”。继续攻坚盘活一批历史遗留闲置楼宇。拆除主城区及花湖开发区存量违建至少2万平方米。
提升居住品质。继续攻坚化解不动产办证历史遗留问题,拆迁未安置问题实现动态“清零”。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个以上,危旧楼改造至少1个,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个以上。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达标率超过70%。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增30部以上。在主城区设置10个流动摊贩临时疏导点。继续实施“红黑榜”制度,推广“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建设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0个以上。新增充电桩350个。增加停车位150个。
织密城乡路网。推进武鄂黄黄“三纵三横”路网“纵三”线、铁东线和机场高速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三改”任务。加快江碧路、樊川大道、G106和S348鄂城段等国省和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大力推进滨江科技新城(樊口街道)“五横三纵三环”路网建设,打通来苏路、莲花山景区连接路、麻纺厂路、卧虎路、黄龙路、莲花雅苑西巷、市二幼北侧和寿昌大道西段(至殡仪馆)等8条“断头路”。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
改善城乡风貌。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共同缔造行动,完成新改建厕所2000个。治理城市主干道“疤痕”20处以上。推进鄂城区2025年度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全面推进长港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改造提升10个城乡文化主题口袋公园。
关爱特殊群体。构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公办福利院+民营养老院”养老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深化“幸福食堂+”服务品牌创建。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青年之家旗舰店2个、青年夜校基地6个,举办青年沙龙等主题特色活动50场次。常态化开展周末学堂爱心托管班2个,寒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点位21个、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点位54个。落实至少260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发放至少500套残疾人康复辅具,完成6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繁荣文化旅游。承办2025年湖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举办第二届“松风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武昌鱼文化旅游季、泽林旱龙舟文化旅游节、5·19旅游日、观音阁文化旅游周、葛洪中医药康养文化周、花湖民间艺术之乡文化节等活动,继续开展油菜花节、登山节、非遗文化展示等农文旅活动。推进吴都乔街二期建设,全面做好园博园和灵玲野生动物园配套服务。加强农村公共文体场所建设,推进七里界仙人山“鄂城抗战教育基地”建设。
保护食品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建设食品安全快检室5个。校外供餐单位“明厨亮灶+AI智能抓拍”向社会公众公开率100%。全区40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源头风险防控系统全覆盖。完成18所中小学“数字食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