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刘斈 通讯员王康、郭姗姗)6月17日,国家级葛店经开区华甜生物科技园实验室里,原子荧光光谱仪指示灯闪烁,正对纽甜食品添加剂进行重金属指标检测。实验室主管童遥轻触操作台说:“这台‘宝贝’不仅是华甜的‘质量守门人’,更是联盟伙伴共享的‘科技平台’,省下的检测费都变成了研发投入。”
童遥口中的“联盟”,是今年4月在葛店市场监管所推动下成立的“食品添加剂生产源头安全发展联盟”。葛店市场监管所所长秦国锋介绍,该区集聚了甜味剂、防腐剂、香精香料等七大食品添加剂门类生产企业,年产值达30亿元,是支撑全国30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然而,走访中秦国锋发现,企业普遍面临标识规范不统一、食品安全源头风险管控等难题。“单打独斗难破题,抱团发展是出路!”秦国锋和同事们决心当好“产业媒人”,穿行于企业间牵线搭桥。
“让龙头企业牵头定标准,大家共同遵守。”“共享实验室,摊薄检测成本。”“互派质量监督员,互相‘挑刺’!”市场监管所提出的一个个良策,点燃了企业合作热情。今年4月16日,联盟应运而生,成员迅速扩展至11家,实现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
联盟效应立竿见影:共享的第三方实验室,成员平均研发成本直降25%;互派的质量监督员发现一家企业灭菌参数偏差,联盟技术专家组现场“会诊”解决;原材料联合采购降低成本;联盟组织的“质量开放日”,下游乳企找到了替代进口的国产复配乳化剂;市场监管所联合5家认证机构推出“标签预检”服务,避免出口标识错误;为一家企业跨省协调生产许可审批,抢抓市场机遇。
在葛店经开区,市场监管所的蓝色身影是生产线的常客。从共享实验室的设备调试,到企业增项扩产的现场指导,处处体现“服务零距离,发展加速度”的理念。“保障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单向监管。”秦国锋坚定地说,“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才是最坚固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