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进一步免除全市居民殡葬服务费用“四免一送”及清明祭扫服务保障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再加力度 我市升级殡葬惠民服务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25-04-02

  为进一步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实现惠民殡葬政策从困难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扩展,3月28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免除全市居民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鄂州政办函〔2025〕12号)(以下简称“四免一送”)。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市在免除殡仪车辆遗体接运费(含送灰费)、馆内3个月的骨灰临时寄存费、普通平板炉遗体火化费、馆内3日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的基础上,免除拣灰炉遗体火化费、市内殡仪馆3日内水晶棺冷藏(冷冻)遗体存放费、市内殡仪馆1年内骨灰寄存费3项费用,并赠送价值100元的骨灰盒。日前,记者就进一步免除全市居民殡葬服务费用“四免一送”及清明祭扫服务保障相关问题,采访了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陈竞春。

  问:“四免一送”惠民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殡葬服务是民生大事,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为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实现惠民殡葬政策从困难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扩展,根据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市在已免除殡仪车辆遗体接运费(含送灰费)、馆内3个月的骨灰临时寄存费、普通平板炉遗体火化费、馆内3日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免除力度,新增免除项目,推出“四免一送”政策。

  问:新增免除的费用项目有哪些?

  答:新增免除的费用项目包括:拣灰炉遗体火化费、市内殡仪馆3日内水晶棺冷藏(冷冻)遗体存放费、市内殡仪馆1年内骨灰寄存费,并赠送价值100元的骨灰盒。

  问:政策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答:我市实行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四免一送”惠民政策,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问:免除对象有哪些?

  答:免除对象包括具有鄂州市户籍,死亡后在鄂州市辖区殡仪馆火化的人员或在异地死亡并火化的人员;在鄂州市辖区死亡并在鄂州市辖区殡仪馆火化的非鄂州市户籍人员。

  问:办理程序是怎样的?

  答:由丧事承办人持本人身份证、逝者的原户口簿或身份证及死亡证明,到殡仪馆申请办理免除殡葬服务费用事宜,经鄂城殡仪馆或东沟殡仪馆审核确认资格无误后,由办事人填写《鄂州市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免除审核表》,在结算殡葬服务费用时直接免除相关费用。

  问:免除对象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地区死亡并就地进行遗体火化的,如何申报?

  答:免除对象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地区死亡并就地进行遗体火化的,凭火化地殡仪馆出具的有效遗体火化证明及制式发票,到殡仪馆提出申请,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由殡仪馆按本市标准,报销其遗体火化费。

  问:今年以来,我市已免除多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答:截至3月28日,已惠及群众1807户,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28.3万元。

  问:政策执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问:当前正值清明祭扫时期,我市在保障清明祭扫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当前正值清明祭扫时期,我市在保障清明祭扫服务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提前周密部署安排。积极协调交警、消防救援、林业等部门,共同织密祭扫安全网。市民政局对全市殡葬服务机构进行了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消防隐患和安全通道。协调交警部门在关键路口设置检查点,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确保祭扫群众出行顺畅;协调林业部门加强墓区集中祭祀点、散坟墓地等区域隐患排查和林下可燃物清理;协调消防救援队伍24小时备勤,确保突发火情能迅速处置。指导殡葬服务中心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新增安保人员,加强值班值守,全力保障祭扫安全。

  推广文明祭扫新风。倡导市民采取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低碳环保方式寄托哀思。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提供代祭代扫服务,满足市民各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在公墓现场悬挂标语,提供免费鲜花置换服务,倡导移风易俗,推动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积极宣传并主动参与推动殡葬改革,用实际行动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殡葬、安全祭扫。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清理违规丧葬用品,确保祭扫安全有序。

  提升祭扫服务温度。各殡葬服务机构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祭扫服务。在祭扫现场设立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茶水、轮椅、拐杖和急救药品等;安排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咨询引导和帮扶。通过一系列贴心服务,让市民在祭扫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全媒体记者周璟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