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救灾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7日15:00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6-07-27

   

  摘要:灾后重建项目规划实施及资金调拨、工业企业灾情及恢复生产、物价监管及物价平抑举措(特别是蔬菜)

 

  本网讯 7月27日,全市防汛抗洪救灾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市委宣传部召开。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道谦主持。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分别通报了灾后重建项目规划实施及资金调拨、工业企业灾情及恢复生产、物价监管等情况。

     

  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情况通报

  市发改委副主任  陈祎斌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灾区群众、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项工作。我在这里向大家简要通报灾后重建项目规划的一些基本情况。

  今年入汛以来,我市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洪涝灾害极为严重,多处道路、涵桥、泵站、堤防等基础设施因灾损毁。灾情发生后,我委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汛抗灾工作部署,及时启动项目规划工作,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撑。

  一、全市灾后重建项目工作情况

  7月11日,围绕补损失、补短板,实事求是统计上报因灾受损需要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以及在暴雨洪涝灾害期间暴露出的农田水利、城镇供排水、道路桥梁及乡镇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我委组织各区、开发区、街办及水务、城建、交通、农业等相关市直部门,开展暴雨洪涝灾害灾后重建项目策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鄂州市灾后重建项目表(一期)》、《鄂州市灾后重建项目表(补短板)》。

  7月14日,重点就梁子湖水系综合治理、城市排涝、堤防建设、桥梁等方面的短板,我委又会同市水务局、市农委,等部门新策划了一批重点灾后重建项目(补短板)。

  7月15日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立主持召开防汛抗洪及核灾报灾专题工作会议,全面研究部署暴雨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基础性工作,要求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谋划灾后重建项目规划。

  7月25日~26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防汛抗灾工作部署,省发改委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我委全面汇报了全市受灾总体情况、基础设施损毁情况、暴雨洪涝次生灾害情况,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初步设想,并请求省委、省政府给予支持,帮助我市受灾群众尽快得到安置、损毁设施尽快得到重建、工农业生产尽快得到恢复、梁子湖和花马湖水系防洪标准尽快得到提升。

  二、全市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情况

  灾后重建项目总体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的原则,以人水关系再平衡为目标,围绕梁子湖、花马湖等水系综合治理和保护管理,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系统性谋划恢复重建项目。重建项目将以优先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帮助恢复工农业生产、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防洪能力和建设标准、同步治理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等为重点。

  截至目前,全市谋划两大类灾后重建项目共186个,总投资500.33亿元。一是恢复重建类项目,共165个,总投资26.11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62个,总投资11.07亿元;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12个,总投资1.2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7.17亿元;乡镇学校基础设施项目9个,总投资2.86亿元;卫生基础设施项目46个,总投资1.59亿元;其他类项目29个,总投资2.18亿元。二是补短板类项目,共21个,总投资474.22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227.88亿元;城镇供排水基础设施4个,总投资58.88亿元;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2个,总投资184.46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1个,总投资3亿元。

  下阶段灾后重建项目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细化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技术论证,争取项目尽快具备开工条件,推动重建项目早日开工、尽快竣工。二是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项目争取力度,全力争取灾后重建政策、资金等支持。

  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是今后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工作的依据,是灾后群众重建家园的蓝图,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下阶段,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既定的工作方案,争取制定出高质量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灾后重建项目规划。同时,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鄂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稿

 

  市经信会副主任 陈卓

  根据发布会安排,现将工业企业灾情及恢复生产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业企业灾情情况

  6月30日以来,全市受灾工业企业达到76家,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其中:受损厂房110.28万平方米、经济损失达1736.17万元;受损设备2050台(套)、经济损失达5552.87万元;受损原材料2.82万吨(件),经济损失达2601.2万元;受损产品13.27万吨(件)、经济损失达8771.34万元。

  分区域看,华容区、梁子湖区、鄂州开发区受灾相对严重,三地合计受灾企业52家,占全市受灾企业总数的68.42%。其中:华容区13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709万元;梁子湖区17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89.37万元;鄂州开发区22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102.95万元。

  分企业看,全市工业企业因灾损失超过千万的企业有4家,直接经济损失9939.6万元,占全市工业企业受灾损失的53.36%。其中:鄂钢因灾经济损失2864万元;程潮矿业因灾经济损失2145.6万元;鄂州球团因灾经济损失1850万元;光大造船因灾经济损失3080万元。

  除直接财产损失外,还有部分企业因灾延期、逾期交货造成的损失,排涝的设备投资及电费支出,抗灾过程中人工支出,企业在建项目中断施工造成的损失等,粗略估计在1亿元以上。此次水灾将对工业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经测算,预计全市因灾减少产值6亿元,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左右。

  二、恢复生产情况

  面对灾情,市经信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四抓四保",深入企业一线,全力帮助企业抗灾救灾、恢复生产。76家受灾工业企业中,除华容光大造船和葛店昊达机械因灾不具备恢复生产条件,其余74家受灾企业已逐步恢复生产。

  1、抓应急保障,保全市电力、通讯畅通。市经信委加强与市供电公司、通信公司联系,安排专人督促供电、通信部门做好防汛应急预案,加强调度协调,安排好救援车辆和维修设备,确保出现的故障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处理。截至目前,全市电力、通信保障有力,水淹到哪里、电停到哪里,水退到哪里、电就恢复到哪里,整个工业系统在前段汛期期间没有发生一例触电伤亡事故,全市通讯时刻保持畅通。

  2、抓抗灾救灾,保企业财产安全。市经信委在做好守堤抢险的同时,成立多个工作专班,分赴各区、开发区、街办,重点企业指导抗灾救灾,帮助企业化解重大险情一个,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困难30余次,协调解决难题超过90个。如:在鄂州球团公司,市经信委工作队协调市国土局对该公司铁路专线泽林段塌方进行及时指导,帮助鄂州球团公司将损失降至最低。在程潮矿业公司,市经信委工作队联合市安监局及时将井下水位快速上涨的险情报告市防汛指挥部,市防指及时召开协调会,使程潮矿业在紧急情况下得以使用备用管线排水,成功化解漫井险情。目前,程潮矿业已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3、抓要素协调,保生产运行有序。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农业损失工业补的指导意见,市经信委集中力量,着力破解"生产"和"资金"两大难题,实现工业平稳运行。一是着力解决生产难题。市经信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到鄂钢公司、鄂州电厂、程潮矿业、鄂州球团公司、顾地科技、晨风轨道、开明高科、华电装备等60多家企业调研灾后复产工作,掌握企业生产运行状况,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生产方面难题。在得知鄂钢公司烧结车间因灾生产运行不畅,市经信委马上协调鄂州球团公司为鄂钢公司提供球团,保障鄂钢公司连续生产。为解决鄂钢、鄂州球团厂等企业原材料、产品运输的问题,市经信委紧急起草文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专题报告,请求予以支持。二是着力解决资金难题。灾后复产,资金是最大的障碍。7月14日,市经信委组织对50家有新产品的高新企业开展专项调查,摸清企业下半年新产品推广、资金筹集、资金缺口、资金用途等相关信息,根据企业不同情况,指导采取对应的融资策略。7月25日,市经信委会同市金融办、昌达公司举办了受灾企业银企对接专场活动,帮助24家企业融资10.72亿元,并联合召开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组织银行、保险公司、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对接,对4家完成前期调查工业企业、36家正在开展调查企业的40项贷款业务明确工作时限,推进资金落实。

  4、抓政策支持,保工业经济稳增长。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市经信委成立企业灾情调查收集上报的工作专班,从6月底至7月22日,先后出动近百人次到各区、开发区、街办指导报灾工作,每天收集、汇总各地受灾信息,及时向市政府、省经信委报告工业受灾情况。通过及时报告灾情,我市工业企业受灾情况引起省经信委高度重视,7月13日,省经信委副主任吴方军带领工作专班到我市现场了解灾情,并到重点企业现场指导减灾和恢复生产工作。7月18日,市经信委向市政府书面请示,恳请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尽快复产达产。二是策划灾后重建项目。市经信委指导中省企业,电力、通信企业围绕补损失、补短板,策划灾后重建项目,从管长远的角度,进一步夯实工业战线防灾抗灾基础。截至目前,现已收集69个灾后重建项目,估算总投资8579.97万元。同时,市经信委还将围绕生产线升级改造、新产品扩产、产品质量提升等征集企业项目,并将企业实施的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技改项目进行管理和扶持,对其中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项目将积极向工信部、省经信委进行申报,努力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加强部门之间协调。7月18日,市经信委向市财政局发函通报全市工业企业受灾情况,希望市财政厅请求省财政厅追加县域经济调度资金,支持我市县域企业灾后重建。与此同时,市经信委与市金融办、财政局一道推进落实科技金融政策,5000万元的科技企业续贷周转金办法出台,贷款贴息工作也正在推进中,下半年将可以发挥作用,为我市工业灾后恢复生产产生积极作用。

  下一步,市经信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工业战线防汛抗灾、恢复生产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巩固电力、通信等应急保障,指导企业开展防灾减灾,搭建灾后重建产销对接平台,重点帮助受灾较重的企业复产、受灾较轻的企业达产、形势较好的企业超产,通过组织复产、达产、超产实现工业的稳增长、保目标、超目标,发挥工业支撑作用,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鄂州市物价局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稿

 

  市物价局副局长 刘崇文

  一、汛期鄂州市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及走势预判

 

  (一)粮油价格稳定。集市大米价格保持稳定,一般规格的大米早籼米维持在500克2.30元,中、晚籼米维持在2.60元,粳米价格维持在2.40元。集市标准面粉、精制面粉价格保持稳定,售价分别为2元和2.5元。集市食油价格保持稳定,其中5升壶装金龙鱼菜籽油60元,金龙鱼调和油52元,金龙鱼大豆色拉油40元。

  (二)猪肉价格稳定。猪排骨、精瘦肉、肥瘦搭配的统装肉500克分别为稳定在18元、18元、14元。

  (三)鲜鱼价格先跌后涨。日常消费量较大的草鱼,其价格于7月上旬一度由500克6.5元下跌到6元后,7月16日涨至6.5元,7月20日涨至7元后稳定,现行价较6月30日价上涨7.7%,比去年同期的5.5上涨27.3%。另外,胖头鱼价格于7月9日由汛前7.5元下跌到6元后稳定,下跌20%,同比下降20%。

  (四)鸡蛋价格略涨。自7月11号以来,一般规格的深黄色鸡蛋价格由汛期前500克3.8元涨至4.2后保持稳定,累计上涨10.5%,同比持平。

  (五)鲜菜价格总体上涨。省内普降暴雨致鲜菜生产和运输供应带来一定影响,致使部分蔬菜价格上涨。7月25日较6月30日,日常跟踪监测的13种大路鲜菜出现2跌8涨3平,其中黄瓜由500克3元跌到2.5元,下跌16.7% ;莲藕由500克6.5元跌到6元,下跌7.7%。涨幅较大的有茄子由500克2元涨至4元,上涨100%;青椒由2.5元涨至4元,上涨60%;大白菜由1.5元涨至2元,上涨33.3%;包菜由1.5元涨至2元,上涨33.3%;西红柿由2元涨至2.5元,上涨25%;架豆由2.5元涨至3元,上涨20%;小白菜由3元涨至3.5元,上涨16.7%;芹菜由4元涨至4.5元,上涨12.5%。冬瓜、白萝卜、土豆价格持平。以上从大白菜开始的6种上涨大路菜,虽然涨幅不一,但单价均为500克上涨0.5元,这有一个计价基数为0.50元最小数的惯例问题,便于买卖双方金额找零。从价格变化的过程看,部分鲜菜的上涨主要集中在大汛暴发阶段的7月4日和7月5日,之后虽然个别有涨有跌,但总体处于基本稳定阶段。13种大路菜现行价与上年同期比8涨1跌4平,涨幅前3位的分别是茄子60%、青椒60%、大白菜25%;西红柿下跌-16.67%;黄瓜、冬瓜、土豆和白萝卜持平。

  二、市物价局采取的应对措施

  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市场价格监测调控。市物价局根据天气预报提前筹划,决定从6月27日起(全省于7月13日)启动应急预案,执行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以粮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资料价格监测为主,每日向省物价局和市委市政府分析报告价格变化情况,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和市物价局门户网每天向社会发布。发现可能引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第一时间预警报告,并及时进行有效应对。

  另一方面,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完善价格违法行为预警处置工作机制,专门成立防汛救灾价格监管、价格举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班。巡回巡查7家大型超市、10个集贸市场、4家大型劳保用品店、20家药店、5日常反映较多的农村客运线路车,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发现可能引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便依法及时处置。同时进行价格政策宣传,发放《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有关问题的提醒告诫书》等资料,专门提醒告诫经营者不得有借防汛之机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谣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7月11日巡查时发现有的农村线路车出现收取空调费的苗头,我们及时向车主进行提醒告诫,并责令主管公司进行整改。

  汛期,我们严格落实12358价格举报热线值班制度,切实加强12358价格举报热线值守,确保举报热线24小时畅通,妥善处理群众举报投诉。目前,尚未接到与防汛抗洪救灾相关的生活消费品和物资价格问题的举报投诉。

  从价格监管的总体情况看,汛期市场价格秩序井然,消炎、防暑、消毒类药物、防汛抗洪救灾物资的价格稳定,尚未发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谣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现象。

  另外,价格服务工作及时跟进。7月12日,为方便到我市支援防汛的河南武警后勤处采购到优质优价的肉、蛋、菜等官兵们生活必须的农副产品,我们迅速在城区大型超市和集市中开展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调查,比较大型超市之间和大型超市与大型集市之间价格水平。我们积极协调,同时万联广场领导也发自内心感谢武警官兵无私支援鄂州,决定将供应的80余种农副产品全部按进价配送,不赚一分钱。这些品种比超市正常零售价平均优惠20%,有的最高优惠幅度达到61%,并且保证质量,货源充足。对此,部队后勤有关负责人非常满意,非常感谢物价部门和供货商的大力支持。

  三、下步打算

  一是坚持落实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密切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即使汛情解除,但也要防止灾后主要食品和副食品价格反弹,尤其是鲜菜、猪肉、鲜鱼。在早、中稻上市期间,也要跟踪监测其收购价格和市场大米价格变化。二是保持严厉打击趁机乱涨价的高压态势。重点加强生活必需品和救灾物资的价格监督检查,对性质恶劣的价格违法案件,依法从速从严处罚,并予以公开曝光。三是必要时提请启动经济调控措施。如当粮油食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显著上涨时,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价格,对执行政府价格政策措施的生产、流通环节给予补偿或补贴;符合启动价格联动机制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而上半年平均为1.9%,6月份2.4%为最高;或者cpi中的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10%,而上半年平均为0.7%),对低收入群体(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给予临时价格补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