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坚定信心谋发展 精准发力促改革 |
![]() |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将继续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武鄂协同发展,为鄂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
![]() |
嘉宾: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彭中照 访谈时间: 2017-06-01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1、主持人: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发改委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什么行动?
彭中照:全市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委,同时我委还牵头负责补短板专项行动。今年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动员会议精神,我委牵头起草制定了《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方案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共分5个部分,27条政策意见,每条措施都细分到了具体的责任单位,力争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有了这个年度行动方案,好比有了作战图,有利于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2、主持人: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杠杆"方面的内容? 彭中照:关于"去杠杆"工作,我市将着重在鼓励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推进多元化股权投资、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推进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健全融资增信及金融服务和积极引导社会消费信贷等六个方面统筹发力,切实降低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的杠杆率。 3、主持人:据我们了解,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3.3%,占比较低,是否有针对服务业的补短板措施? 彭中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确实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今年,针对服务业,将坚持提升存量和做大增量并举,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服务业市场主体,推动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向技术创新、融合创新方向发展,吸引检验检测认证、设计咨询、信用评级、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促进鄂州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导向,推动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健康、餐饮住宿、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适应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多业态发展格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引进现代金融业主体,培育国际航空枢纽服务功能的金融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突破口,加快导入信息服务产业。全力推进顺丰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中部电商基地、三江铁水公联运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支持佛罗伦萨小镇尽快投入营运,力争恒大童世界、万达城市广场项目尽早落户。 4、主持人:鄂州老百姓一直比较关心武鄂协同发展的问题,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一块的发展思路? 彭中照:好的。随着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落户,为进一步推进武鄂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武鄂协同发展,就是以进一步协同推进武鄂两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为重点,以增强两地人民获得感为根本目的,积极主动面向大武汉开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对接合作,推进武鄂两地发展战略协同、经济发展协同、公共政策协同、城市功能协同,促进两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鄂州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5、主持人:鄂州机场在武鄂协同发展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彭中照:未来,我们将与武汉共建大武汉航空客货双枢纽。武汉、鄂州两地已经明确将鄂州机场作为武汉第二机场,并进一步明确了天河主客、鄂州主货的错位发展总体定位。鄂州机场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使鄂州机场成为武鄂黄黄重要的共享资源,推进鄂州航空枢纽核心区按照武汉自贸区"区外区"模式,在开放策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商事制度等方面与武汉自贸区全面合作。同时,主动承接武汉市更多新兴产业外溢和科技创新转化成果,重点加强与东湖高新区的互动衔接,强化产业协同,弥补武汉东向空间不足和鄂州创新资源缺乏、临空经济发展不够的短板,共同构建高新大道-吴楚大道沿线临空经济产业轴和城镇化发展轴。 6、主持人:据悉,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即将延伸到鄂州,给市民朋友出行提供便利,在推动武鄂交通一体化方面,我们鄂州将会有哪些动作? 彭中照:武鄂协同,交通先行。我们将推进武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两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体系对接,实现同城化运行。一是推进道路互联互通。加快鄂咸高速建设进度,并按武汉外环标准完成车道"四改六"设计,启动新港高速(武汉外环东扩段)前期工作;加快前期工作,力争武汉至阳新高速鄂州段年底前动工;启动红莲湖新区境内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境内未来一路对接、红莲湖新区高新六路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一路对接、红莲湖新区新城大道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三路对接、红莲湖新区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二路对接等道路工程建设。加快启动葛店开发区人民西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葛店开发区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葛店开发区高新三路与东湖高新区流港路对接、葛店开发区疏港大道与东湖高新区卸甲路对接等道路工程。二是实现公交一体化运营。今年底,力争开通鄂州市主城区经吴楚大道到武汉市光谷火车站快速公交线路;从梧桐湖新区起点途经红莲湖度假区、庙岭镇、左庙路、高新二路、光谷一路到武汉市光谷火车站公交线路。三是谋划通勤化轨道交通。力争今年内按"属地投资、统一经营"方式,启动武汉地铁11号线左岭新城东延葛店开发区工程施工,积极推动东湖开发区有轨电车T2线向葛店开发区人民路、T9线向梧桐湖新区方向延伸前期工作。 7、主持人:长期以来,我市经济结构偏重,创新动能不足、科教资源匮乏,我们如何全力对接武汉科教创新资源,大力弥补我市创新能力缺失的短板? 彭中照:好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融入大武汉后,一是全力建设梧桐湖国家生态科学城。大力引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入驻,以及对我市转型发展有牵引意义的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学科、研究生院落户,打造国家级科学发明的策源地、科技创新的发动机。今年内,启动华师大梧桐湖校区动工建设,力争华科大军民融合项目群、中科院大学等项目落户。二是进一步推进市校、区校合作。积极推进开发区、新区与武汉高校院所全面合作,全力争取华科机器人研究院落户葛店开发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院落户鄂州开发区;红莲湖新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平台正式签约。加快引进一批博导领衔的科研团队进驻,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产学研合作。实施百家企业"走校进所"工程,推动传统工业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化。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培育一批高成长性高技术企业,培育"四新"经济增长点。四是进一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人才+项目+平台"的定制服务。继续实施"招硕引博工程"和"企业家培养工程",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8、主持人:据了解,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将以用户实名制促进网络信用体系建设,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请问我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方面有什么规划? 彭中照:是的,当前加快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在"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建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归集系统,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推进全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征信力度,完善失信记录依法使用和披露制度。出台守信联合激励政策,实施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实行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惩戒,建立信用"红黑榜"制度和失信主体"黑名单"市场退出机制。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大力推进行业协会自律监督机制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信用服务机构,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开发运用,建立政务信用信息有序开放制度。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和信用文化建设,加强信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全面提升"信用鄂州"建设水平。 9、主持人:我市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奋斗目标,能否介绍一下建设航空大都市有哪些近期和远景规划? 彭中照:航空大都市的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分期实施"的原则,分两期建设。一期(2016-2020年),将建设两条适合4E级大型货机重载起降的跑道、货运分拣区及其他配套设施,计划2020年前投入运行,年起降8-10万架次,年货运量100-200万吨;到2020年,航空都市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服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主要核心功能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航空都市区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二期(2021-2025年),将完善双跑道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机场二期工程建成使用,航空都市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使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大幅提升;年起降18-20万架次,年货运量达到400-500万吨,跻身为全球第四的货运枢纽机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创新驱动引领、高端要素聚集、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航空大都市。与临空经济紧密相关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 10、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一个高频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管部门,发改委如何改善企业投资环境? 彭中照:好的。今年,我们将探索全面推进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切实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一是完善企业投资清单管理制度。明确企业投资导向,制定企业投资项目鼓励类清单,调整完善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招商引资负面清单等。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二是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工作。取消报建阶段技术审查类的相关审批手续。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代办、项目建设跟踪协调等全程服务工作。三是加强房地产市场投资管理。鼓励集中成片规模化开发,除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外,原则上对建设用地100亩以下房地产项目不予审批,提升房地产供给整体品质。四是探索实行先建后验管理模式。在葛店开发区先行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承诺审批制,在企业取得用地和规划许可、按要求作出相应承诺后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施工,竣工后接受相关验收的管理流程。五是强化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对于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示,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11、主持人:请问彭主任,今年我市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有多大,具体推进情况如何? 彭中照:好的,今年我市强力推进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的目标。加快164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市级领导"五个一"联系项目制度,坚持项目督办拉练,建立重点项目台账管理制度,进一步在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为项目提供服务,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65.11亿元。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重点抓好鄂咸高速、主城区管网改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鄂州电厂三期、鄂信钻石三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市民中心、梁子湖水系综合治理防洪一期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1-4月,全市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5个,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同比前移3位。 12、主持人:近年来,我市坚持把PPP项目作为带动社会投资的重要抓手,PPP模式是当前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投资模式,能否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彭中照:好的。PPP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破解项目资金难题。我们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城市片区整治、产业园区建设、使用者付费的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开发、可营运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建设开发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PPP合作模式,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财政直接负债水平不超过年度可用财力。扎实做好PPP项目策划储备工作,完善项目库,根据项目需求优选储备一批潜在投资合作者名单,借助专业力量设计多种投资合作备选方案,集中向社会公开推介。积极开展各新区、开发区相关产业示范园、特色小镇的PPP项目谋划与合作开发,加快产业导入。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园的"PPP+PE"模式开发;开展航空都市区机场高速、跨江大桥、南向隧道等综合交通体系PPP合作,尽快完成SPV公司组建,力争年内按次序启动实施。 13、主持人:近日,"小黄车"亮相鄂州街头,一度让不少市民朋友感到激动和跃跃欲试。对共享单车这一新兴的出行方式,请彭主任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彭中照:好的。对共享单车这一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一种新的分享经济模式,总体上是支持和鼓励的。其一,共享单车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创造经济价值。当前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全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共享单车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鼓励市民绿色环保出行,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并能创造部分服务经济、共享经济价值;其二,共享单车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经济损失。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我市交通堵塞及由此产业的经济损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共享单车通过便利、快捷、自由的租车方式吸引市民"低碳出行",减少过多私家车出行带来的道路负载压力,提高出行效率,减少经济损失。目前,除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也登陆鄂州,首批进驻鄂州的"畅的共享汽车"有三个停放点共7辆车;同时,今年鄂州市还将投资2100万元购置60辆电动公交车,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形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