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提升基层政务能力 全面优化政务环境 |
![]() |
为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中共鄂州市委 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鄂州发〔2022〕6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一体推进城乡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更好实现便民利企目标的首要任务。 |
![]() |
嘉宾:
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志刚 访谈时间: 2022-08-26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鄂州将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政务新发展格局?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鄂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志刚做客在线访谈,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主持人:当前,全省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金志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省领导多次就政务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省政务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夯实“一网通办”基础。全省政务服务工作重点主要是三大方面:推动“放管服”改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公开,“一网通办”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一网通办”的基础条件是权力清单、承诺标准、五级118同等要素要清楚、要公开,要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一网通办”。 (二)巩固全省“放管服”改革成果,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专门指出,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把“放管服”改革搞得更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仅针对某一个部门的某一个环节,而应整体来看、系统来看,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破解办事中的梗阻,降低不必要的行政成本。企业所需办之事,即使涉及到多部门多环节,但是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件事”。 (三)推动全省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着力狠抓“一门一窗”落地。提升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集中服务模式,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确保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充分发挥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的基础作用,加快功能升级,推进与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合一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整合建设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加快各级各部门服务热线平台资源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集咨询、评价、建议、投诉、反馈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湖北12345在线服务平台。 主持人:2022年,在提升基层政务能力、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方面,鄂州市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金志刚: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鄂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基层政务环境,市行政审批局主要在提升基层服务质效、改善基层群众体验方面做文章。 2022年,按照“1+N+X”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鄂州市深入推进“一门一窗”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工作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2号)、《鄂州市政务服务顽瘴痼疾整改工作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3号)、《关于加快建设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体推进城乡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实施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5号)、《关于开展以事项为主线强化“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政务服务实施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6号)、《优化项目审批举措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工作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7号)、《鄂州市2022年度优化政务环境实施方案》(鄂州放管服文〔2022〕10号)等等。市行政审批局组织专业政务人员对全市26个乡镇(街道)和346个村(社区)的基层政务服务基础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鄂州市基层政务服务能力调研报告》,为城乡一体化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理论依据。 (一)城乡一体破解顽瘴痼疾。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破解营商环境顽瘴痼疾集中攻坚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办发〔2021〕50号),结合城乡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梳理出市、区、乡、村网络运行不畅、证照共享率不高、办件体外循环、线上线下两张皮、政务事项进驻不充分等11项营商环境顽瘴痼疾,并针对每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路径,限期整改,逐项销号。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明晰主体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切实提升质效。整改完成后,城乡政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企业群众政务体验感明显增强。 2022年,鄂州市开展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群众评”活动,以直面群众评价的形式倒逼政务能力提升。通过“鄂州便民服务群众评”小程序,实现“一窗口一码”、“一站所一码”评价,对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职能部门提供便民服务的基层站所共计250个评价点位开展办事质效评价。针对鄂州市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场所办事群众老龄化情况,市行政审批局同步将评议系统中评价内容制作成线下调查问卷,由工作人员告知引导老年人进行办事体验评议。截至目前,总评价数3762件,其中满意评价3748件,基本满意评价8件,不满意6件,满意率99.75%。 (二)城乡一体推进“一门”“一窗”。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先后印发《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全面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改革。 1.“一门受理”工作:市级层面,除车管业务25项因场地限制、安全等因素外,应进驻事项2003项,实际进驻事项1977项,分别按照实体进驻、委托进驻方式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区级层面,部分区暂因场地、安全等限制,事项进驻率未达到100%。乡镇(街道)层面,除涉及安全因素事项外,其他事项均实现“应进必进”。 2.“一窗通办”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共设有社会民生、公安、市场准入、项目建设、不动产登记、办税服务、24小时自助等7个功能服务区,共计83个窗口,其中已投入使用窗口78个,备用窗口5个。分类设置单部门综窗、跨部门综窗等办事窗口65个(单部门综窗46个,跨部门综窗19个),便民服务窗口13个,均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市级第一批高频事项清单50项,进驻综合窗口23项,进驻比率为46%。华容区实行专业政务服务机构统筹统管模式,按要求配备综合受理窗口,综合窗口比例达到86%;其他区级综合窗口占比平均值为60%左右。区级第一批高频事项清单50项,进驻本级综合窗口比例平均值为80%左右。全市26个乡镇(街道),由于场地、人员等因素,综合窗口占比情况差异较大,部分乡镇(街道)综窗占比达到100%。 (三)城乡一体打造特色政务。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探索“好办”服务,大力推行“快办”服务,推动更多特色政务事项落地落实。 1.“一事联办”经验推广。鄂州市一事联办工作在全省有地位有影响。2019年,我们在主城区市场监管所开通了线下企业开办等4个主题。2020年,鄂州市在鄂城区试点的我要开饭店在全省复制推广,2021年3月底在省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2021年,市城管委牵头试点的树木修剪、移植主题在全省复制推广。2022年,“食品小作坊开办一件事”和“汽车维修店开办一件事”2项主题作为全省试点,6月份均已上线,将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全市共计29个主题事项实现“一事联办”,平均减少办理材料52%、减少办理时限81%、减少办理环节75%、减少跑动次数90%。 2.“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自2021年6月鄂州市华容区试点“一业一证”改革以来,已通过“一业一证”管理系统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323份,覆盖19个行业,市场主体增量同比增长35%。2021年11月5日,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和“一业一证”改革视频会议,鄂州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22年1月14日,原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文兵率队来我市调研“一业一证”改革工作。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同意鄂州市华容区拓展“畜牧养殖、文具店、粮油店”三个行业作为全省试点。 3.“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试点。2022年,鄂州作为全省试点地区,探索开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后,根据其经营范围确定涉及许可的行业,主动向其推送行业综合许可涉及的设备、人员、资金、场所、制度等五类全部审批条件,信用良好的重点企业做出承诺,即可获得准营资格。有关承诺内容纳入事中事后监管。在华容区开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试点,第一批已拟定便利店、超市等9个行业,试点以市场主体诚信为基础的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6月17日,华容区发放全省首张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4.“项目申报智能填单场景”改革试点。鄂城区根据《市优化办关于做好申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改革事项的通知》(鄂州优化办【2022】9号)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进一步扩大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应用范围”的应用方面进行改革试点,4月9日印发《鄂城区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项目申报场景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接合“三下沉”工作,落实主体责任,谋“借力”;细化建设内容,压“外力”;理顺建设流程,强“内力”。 主持人:对于提升基层政务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市行政审批局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谋划? 金志刚: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刻不容缓。进一步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积极推进乡村基层放权赋权,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县域发展活力迫在眉睫。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工作: (一)聚焦改革攻坚,让政务环境更加赋能添力。坚持简政放权出活力。全面推进准入准营便利化改革要求,大幅降低市场主体行业准入准营成本,协调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取得实效。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增加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的含金量和事项总量。坚持加强监管出公平。落实国、省“互联网+监管”改革部署,汇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数据,实现规范监管、精准监管;扎实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全市开发区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改治”工作,以梁子湖区改革试点工作为有力抓手,着力打造联合监管亮点示范。坚持优化服务出便利。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推动市区事项综窗受理,确保2022年市、区两级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本级政务中心,综窗模式全面实现。“鄂汇办”APP上线更多便民事项。统筹推进全市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建设,5个区全部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户籍办理等重点领域更多高频事项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二)聚焦民生同保,让武鄂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围绕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次数,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落到实处。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建设契机,围绕民生同保,不断深化武鄂政务服务同城化,做好武汉城市圈、全省通办事项落地见效。在第一批106项和第二批213项互办事项的前提下,完善拓展第三批通办事项清单。 (三)聚焦政务公开,让政府信息更加阳光透明。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进一步巩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成果,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日常管理,推动公开质量提升和效果提高,形成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高标准做好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优化受理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四)聚焦整体智治,让政府治理更加智能智慧。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智慧城市,让城市更加智慧,更为安全、更具韧性、更有温度”的目标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数字底座”建设,打造鄂州数字化、智慧化治理核心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政府决策数字化水平,打造“整体智治”的数字政府。 (五)聚焦基层基础,让政务体系更加均等同质。锚定“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定位,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大力开展基层政务服务提升工程,加大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力度,推进服务机构、场所、队伍、内容、流程、信息化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基本建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便捷高效、城乡均等同质、群众普遍满意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六)聚焦资源下沉,让服务群众更加高效便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围绕强化基层治理效能,着力解决基层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做好高频服务事项下沉有关工作。对照《高频服务事项下沉清单(第一批)》,指导各地各部门全量承接认领,准确发布服务指南,对接推动平台下沉,细化完善系统功能。指导基层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加强阵地建设,配好办事窗口,配强受理人员,深入推进服务向基层延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