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推进政务服务“圈内通办” 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 |
![]() |
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但企业群众在异地办事时还存在“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推行审批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能有效解决这些堵点、难点问题。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办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 |
嘉宾:
鄂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 金志刚 访谈时间: 2023-08-11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决策。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鄂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志刚做客在线访谈,就推进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有关工作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主持人:开展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有什么重要意义? 金志刚: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意义重大、责任重大。2022年12月,《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武汉都市圈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都市圈后,第7个获批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都市圈。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着眼解决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以都市圈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也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 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圈,不仅是经济实力增长,更包括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推动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就是坚持把民生幸福作为都市圈最好的环境和软实力,提高都市圈市民的幸福指数,引领全省公共服务提质扩面。在公共服务领域,鄂州通过共建行业联合体、数字化平台等形式,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圈内通办”,推进人社服务同城化,深化教育医疗领域合作,拓展公积金异地使用范围,促进公共服务融合发展,让圈内居民享受到更多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同保、共建共享水平。 主持人:鄂州市在推动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 金志刚:市行政审批局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数据证照互通互享,丰富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率,推动人社、教育、医疗、交通、文旅、公积金等高频应用领域653个政务服务事项在武汉都市圈实现“圈内通办”。 (一)梳理事项清单,拓展通办范围。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创业和便利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从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入手,分级分类梳理武汉都市圈“跨市通办”事项,通办事项从410项扩展至653项。各区、经开区积极开展系列特色通办服务:武汉东湖高新区、鄂州葛店经开区、黄冈黄州区和黄石开铁区四地签署“跨域通办”区级合作协议;鄂城区与黄石港区、黄州区分别推行361项、174项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华容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首批142项特色事项跨市通办;葛店开发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实现市场开办领域106项事项跨域联办。 (二)优化业务流程,规范通办标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最优标准,深入推进“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完善工作标准,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办事指南,努力打造办理时限最短,办理环节最优,申请材料最简,跑动次数最少的“圈内通办”服务。按照“应减尽减”原则,不断优化再造“圈内通办”业务流程,明确申请条件、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完善业务分类、办理层级、前置环节等业务要素,推动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三)完善数据支撑,强化自助服务。充分发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统一身份认证作用,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材料应用和电子亮证,积极探索“身份码”应用,实现水务用水报装、医保登记自助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不动产自助查询四个领域电子证照免证明应用。加强移动端、自助端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更多高频“圈内通办”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一次办”。华容区葛店经开区分别有2台、3台政务服务自助机可办理武汉市145项、136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 (四)完善通办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完善“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办理模式,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科学设置“圈内通办”窗口,按“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服务。畅通通办窗口联系渠道和邮政寄递渠道,建立业务互信互认机制,实现收件、办理两地权责清晰、高效协同。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制度,试点“首席服务官”制改革,为不动产登记、开办企业、社保医保、水电气报装等高频办理事项配置“首席服务员”,持续提升帮办代办水平,规范审批服务行为。 主持人:对于进一步深化武汉都市圈“圈内通办”,市行政审批局有什么部署安排? 金志刚:今年是纵深推进武汉都市圈建设的关键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十年翻一番”要求,市行政审批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推动政务服务共建共享,为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市行政审批局将持续完善武汉都市圈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与武黄黄的有效沟通渠道,及时跟进各地都市圈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情况,加强对各区政务服务“圈内通办”工作的业务指导、协调和督促,多层次、多渠道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无缝合作对接。 二是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市行政审批局将持续对照《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2023年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序进度,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要求,实行挂图作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保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市行政审批局将充分学习借鉴长三角、广佛、成渝等地公共服务方面经验,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经验,以企业办事、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应用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宣传武汉城市圈“圈内通办”改革成果,为加快建设“两区一枢纽”,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政务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