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做到“七个坚持” 精准高效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 |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及预算管理改革有关要求,鄂州市财政局坚决做到“七个坚持”,不断强化资源统筹,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精心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扎实推动市直部门预算管理规范透明和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
![]() |
嘉宾: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严建国 访谈时间: 2024-10-14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主持人: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严建国:强化花湖机场、武汉新城两大省级战略和重大政策财力保障,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科学管理,深化零基预算,坚持统筹资源,优化支出结构;优化项目库管理,加强事前绩效评估和财力论证,严把项目入库关口,加快支出标准建设和运用,促进项目支出预算规范、科学、精准;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大财政综合业务平台,增强财政资源统筹性、集约性、高效性,推动部门预算管理规范透明和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主持人:如何能够精准高效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 严建国:精准高效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要做到七个坚持。一、坚持应省尽省,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二、坚持应保尽保,强化重大战略任务保障能力。三、坚持应统尽统,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四、坚持应审尽审,扎实做好预算项目管理。五、坚持应用尽用,促进预算支出科学精准。六、坚持应严尽严,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七、坚持应管尽管,切实规范预算管理基础工作。 主持人:精准高效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是大财政工作生动体现,那么就大财政而言,它和传统财政工作相比,“大”具体体现在哪里? 严建国:大财政”是基于现行体制机制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的全方面优化,和传统的财政配置方式相比,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一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传统财政以财政部门为主编制预算、配置资源;大财政拓展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财政部门会同发改、国资等相关部门共同配置公共资源。配置主体从单一部门转变为多部门协同,有利于提升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资源配置的对象不同。传统财政主要管理“四本预算”,配置的是当年财政性资金;大财政扩大到政府支配的所有公共要素资源,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历年积累形成的各类国有资金、资产、资源。配置对象从财政资金拓展到所有国有“三资”,有利于政府统筹更多资源。三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传统财政主要通过预算管理配置资源;大财政拓展为盘活运用国有“ 三资”、科学开展绩效评价等多维管理。配置方式的转变,实现无效变有效、低效变高效、分散变集中。四是资源配置的目标不同。传统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主要管“吃饭”,建设依靠卖土地;大财政兼顾吃饭、建设、发展要求,在更大范围实现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主持人:编报工作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严建国:(一)“一上”阶段(8月31日前完成) (二)“一下”阶段(10月31日前完成) (三)“二上”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 (四)“二下”阶段 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市级预算后20日内,市财政局将2025年部门预算(含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二级项目绩效目标、非税收入征收预计、政府采购预算、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及部门三年支出规划批复到市直各部门。市直各部门自市财政局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及项目绩效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