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全力打造医保同城化服务体系 实现医保服务“圈内通办” |
![]() |
随着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武汉都市圈内参保人对医保服务需求有了进一步提升,鄂州市医保局以为群众提供优质医保服务目标,推进武汉都市圈医保资源共享,着力于解决武汉都市圈内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医保费用报销等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要素在都市圈内有效流动,为我市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贡献医保力量 |
![]() |
嘉宾: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 余子悦 访谈时间: 2024-10-30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一下参保人能享受哪些武汉都市圈医保同城化服务?
余子悦:我市已实现24项医保服务事项武汉都市圈内通办,主要涉及医保参保、异地就医备案、医保费用报销等3个方面。
医保参保相关主要有单位参保登记、职工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转移接续手续办理等11项服务事项。其中职工参保登记包含企业职工参保登记和灵活就业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可不受限制自由选择在我市参保、享受医保待遇。我市进一步优化新生儿参保政策,新生儿父母任意一方在省内参保或新生儿本人户籍在本市的可免缴出生当年参保费用,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医保待遇;新生儿出生次年未在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缴纳医保费的,可进行补缴,自缴费之日起按规定享受居民医保待遇,无待遇等待期;监护人可凭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在新生儿出生当年为其办理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有效解决新生儿因未落户或未取得身份证而不能参保缴费、外地户籍家长往返奔波办理户籍和参保的难题。我市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理已实现全程网办,取消出具证明材料,推行个人账户资金转移“秒到帐”,我市认可武汉都市圈转入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视同我市实际缴费年限。有效解决人才在都市圈内流动医保参保难题。
异地就医备案主要有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等5种备案类型。在市外要享受住院、门诊慢特病、省内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需先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这3种属于长期备案,一次备案,长期有效,住院待遇与市内住院待遇一致,为了进一步方便参保人,3种长期备案方式支持承诺制办理,个人填写承诺书直接办理;异地转诊人员备案、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的有效期为6个月,在备案有效期内可以多次住院,其中异地转诊人员备案需要有资质的医院出具建议转诊单,住院医保支付比例在市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上下降10个百分点,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住院医保支付比例在市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上下降20个百分点;门诊(含门诊同凑和门诊慢特病)待遇与市内一致。有效解决参保人在异地就医难题。
医保费用报销主要包含有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生育医疗费支付等8个事项。我市的市内医疗费用已实现直接结算,为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捷性,全市已有85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直接结算,开通率超过95%,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高达99%。今年开始,我市实施积极生育政策,大幅提高生育保险待遇,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医保普通住院一致,实现省内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有效解决异地医保费用报销难题。
我市创新推进双定点医疗机构建设。打破地域壁垒,对于在鄂州及鄂州以外地市同时开设并执行两地医保统筹基金结算办法的湖北省中医院葛店分院、梁子湖区人民医院、鄂州航宇吴都医院等同一家医院,实行双定点管理、双协议签约,在双定点医院就医人员,鄂州参保人员执行本市价格、本市政策;武汉、黄石等地参保人员执行参保地价格、参保地政策。
主持人:有哪些渠道可以办理都市圈医保业务?
余子悦:我市已统一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等各项要素,实现24项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在武汉都市圈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武汉都市圈内参保人可以到市、区两级医保服务大厅医保同城化服务专窗,申请办理“圈内通办”业务,也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上武汉都市圈通办专区里医保服务专栏办理“圈内通办”业务,最快捷方便的方法是通过“湖北医疗保障”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办理,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自助办理医保业务。
我市已精心打造医保服务“四级通办”服务体系。构建市内医保业务通办“一张网”,按照“就近办、快速办”原则,在全市设1个市级、5个区级医保经办中心,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备经办人员,实现“六有一能”,让医保服务“到门口、零距离”,目前已有16个事项下放到乡镇(街道),12个事项下放到村(社区)。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统筹,实现医保政策、制度、经办、信息系统等完全统一,全市参保人员在市内任意窗口办理业务时,有条件办理的事项,各级窗口经办人员均可受理并帮助办理,实现“市内通办”;同时升级“帮代办”服务体系,开发医保服务“四级通办”小程序,本级无法办理的服务事项,通过小程序代收资料报送给上级经办机构办理,实现进一扇门,一次办结。
为了让参保人更加方便办理医保业务,我局在全市范围内拓展医保便民服务网点,加强同建设银行、汉口银行合作,提供医保业务查询打印服务,加强同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合作,提供医保政策咨询、帮代办服务;加强同市民热线合作,将我市医保转诊及政策咨询热线并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参保人直接拨打0711-12345即可办理其他临时外出就医备案。
主持人:作为武汉都市圈内一员,我们还能享受到其他哪些医保服务?
余子悦:简单介绍几个关注度比较高的医保服务。
一是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我市今年在个人账户市内家庭共济基础上升级为省内异地家庭共济,只需要通过“湖北医疗保障”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个人账户共济”模块进行共济账户授权,本人为共济授权人,可以绑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女为共济使用人,绑定后共济使用人可以使用共济授权人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就医购药合规费用、支付城乡居民医保缴费。
二是“门诊慢特病”和“单独支付药品”圈内互评互认。我市认可武汉都市圈内门诊慢特病认定结果,本市参保人提交省内市外门诊慢特病鉴定机构盖章的门诊慢特病认定表后可在我市享受对应病种的门诊慢特病待遇。我市认可省内单独支付药品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单独支付药品登记表,本市参保人凭省内市外单独支付药品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单独支付药品登记表,可在市医保中心办理单独支付药品使用备案,在省内有资质的定点医药机构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三是实现医保服务协议网签。市医保中心与市域内全部852家定点医药机构在线完成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维护和审核、协议配置、协议审核和电子签章上传,医保服务协议网签覆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生育保险全部险种类别,住院、门诊、个人账户等所有医保服务项目,真正实现医保服务协议网签全流程、全类别、全覆盖,医保服务协议网上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签订成本,实现了少跑路、即时办,提升了医保协议管理质效。
我局会继续努力,推进更多更好的医保政策惠及大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