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高质量建成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 |
![]() |
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是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加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提升我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标志性工程。 |
![]() |
嘉宾:
鄂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青松 访谈时间: 2025-05-22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基本情况。
李青松: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是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加强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提升我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标志性工程,先后纳入《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等多个重大政策文件。该项目自2023年12月26日在鄂州市正式开工,就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应急管理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协调和指导,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该项目总投资约3.17亿,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用地149.07亩。主要建设“三中心一平台”,即: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高端应急装备集配中心、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和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具体建设为“三库房、一大楼、一堆场和一训练场”:1#库为应急物资库,为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用于储存各种预备的紧急物资,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提供;2#库为应急装备库,为1层钢结构,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用于存储应急救援所需的装备和工具,例如救援车辆、通信设备、高精尖专业设备等等,以及举办大型装备展览;3#库为捐赠库,为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用于储存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包括食品、药品、衣物等等;4#为分拣中心(堆场),为1层钢结构,建筑面积9450平方米,主要承担物资临时堆放、消毒、分拣和运输车辆维修保养等功能;5#为供应链综合楼,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设有指挥调度中心、科普培训场馆、驻训营房、办公用房及生活配套用房等;6#为直升机停机坪和应急训练场,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在应急状态下,便于直升机快速投运物资;在平时状态下,可作为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演习场所。
主持人:该项目建成后具有哪些功能?
李青松:该项目具有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及其拓展延伸等功能。主要包括是个方面:一是应急物资存储。可实现生活救助、防汛抗旱、地震救援、地灾应急、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各类应急物资的集中存储。二是应急装备展示与存储。可展示和存储大型高端应急救援装备,以及举办大型应急装备博览会。三是应急物资智慧管控。可通过应急物资数字化平台对省级库、区域库、前置库的应急物资实行统一的管理调度,提升管理效率。四是应急科普教育培训。可开展应急管理知识的科普教育推广活动,并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考核。五是应急救援队伍驻训。可为应急专业队伍提供驻训营房,实现对鄂东南片区的应急救援队伍的前置。六是应急演练及日常训练。可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演习,提升临灾应变能力和水平。七是应急物资快速调运。可通过直升机将应急物资快速高效送达灾区。八是应急装备集散联运。可对高精尖的专业救援装备设施进行集中存放、统一维护保养,灾害期间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及时调运至灾发地,支援当地应急救援工作。九是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可将社会捐赠物资信息上链、流向监控,实现捐赠物资全过程透明化、可追溯,有效提升捐赠物资收、发、储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十是应急物资供应链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整合接入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实时信息,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实时信息,以及相关物流企业、运输企业、救援队伍等实时信息,并动态更新,建立应急物资产、储、运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确保出现灾情,第一时间就近提供应急物资保障服务。
主持人:该项目为什么选址在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项目区位优势有哪些?
李青松:该项目经过反复踏勘、遴选和论证,最终选址在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沙窝乡草陂村,主要考虑在区位上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项目紧邻在建的燕矶长江大桥连接线,距鄂州火车站约6公里,距燕矶码头约5公里,距花湖机场直线距离约2公里,距高速公路鄂州出入口约4公里,具备十分优越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条件。二是是花湖机场运营后,1.5小时内覆盖面占全国GDP90%、人口80%的地区,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更为突出,能高效、便捷、低成本、多手段地实现应急物资的运输调配,全面提升全省乃至华中区域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三是鄂州率先在武汉都市圈实现“村村通公路”“全部乡镇通高速”;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015公里,公路密度251.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第一;现有铁路总里程约245.9公里,铁路路网密度1540公里/万平方公里,全省第二;鄂州花湖机场累计开通48条国内货运航线、17条国际货运航线,覆盖全国主要城市,通达欧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645”航道鄂州段整治工程于2021年完工,航道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多式联运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主持人:该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李青松:该项目采取EPC总承包方式,设计单位为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一冶集团,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单位为中冶南方武汉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跟踪审计单位为湖北建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26日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截至目前,1号库屋面结构封顶,首层架体拆除90%;2号库钢楼梯安装完成,屋面网架拼装焊接完成;3号库屋面机房、女儿墙结构施工完成,二层与夹层砌体施工完成85%;4号库屋面檩条防火喷涂已完成,钢梁钢柱防火喷涂完成80%;5号库屋面机房、女儿墙结构、梯间屋面板结构施工完成,2—8层墙体砌筑已完成90%。2025年元月,项目被评为2024年度鄂州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吴都杯”,已公示),同时通过了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评选的初审和复核。预计今年11月30日之前项目竣工验收。
主持人:该项目可望在今年年底竣工,作为项目所在地,鄂州市是如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
李青松:该项目在鄂州落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鄂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鄂州市委、市政府以最优的服务、最实的作风,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一是领导重视。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写进了《2024年鄂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常态化跟踪督查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常委《2025年工作要点》。
二是全力支持。2022年11月23日,市政府对《省厅关于解决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项目土地费用的函》进行复函,明确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项目建设用地相关费用近5000万元。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与省应急管理厅签订《项目投资合同书》后,按照省厅要求,在“七通一平”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项目地块土地强夯工程。
三是跟踪服务。2022年以来,先后协调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性质变更、土地勘测定界、人防易地建设许可、国土空间、水土保持、环评、稳评、林地修复、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地震安评、“五证”办理、临建设施占地、临水临电供应、征地遗留问题等事项。2024年3月11日办理了土地划拨决定书,4月3日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自2024年6月1日开始,市应急管理局每天派人到省基建协调工作专班值班值守,全过程参与项目现场管理及协调服务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