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 防空警报试鸣——为国铸盾、为民强防 |
![]() |
鄂州市锚定 “两区一枢纽” 发展目标,坚持 “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方针,在人防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加强人防工程和防空警报体系建设,筑牢城市防护硬件基础,常态化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和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全民防空防灾意识,全面提升了城市整体防护能力。 |
![]() |
嘉宾:
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章成坤 访谈时间: 2025-09-23 |
![]() |
相关图片 |
文字实录 |
主持人:鄂州市每年都会在10月23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什么意义? 章成坤:将每年的10月23日定为鄂州市的防空警报试鸣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938年的10月23日,日寇入侵鄂州,并对鄂州进行了狂轰滥炸,这是鄂州历史上惨痛的一页。自1998年我市首次试鸣人防警报以来,我们选择在这一天进行警报试鸣,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醒广大市民牢记历史教训,做到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其次,这也是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试鸣活动,可以提醒大家居安思危,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再者,这也是检验我市人防通信警报设施是否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的一次实际检验。最后,这对于提高市民对防空袭斗争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现实的担当,更是对未来安全的未雨绸缪。 主持人:请具体介绍一下国家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章成坤:国家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根据发放时机,主要分为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预先警报是在判明敌方空袭兵器有迹象即将对我方实施空袭时发放的警报信号。它的作用是提醒市民及时疏散并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信号特点是: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总共3分钟。听起来是“呜——呜——呜”这样有较长间隔的周期性声响。空袭警报是在判明敌方空袭兵器即将或已经开始实施空袭时发放的警报信号。它的特点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也是3分钟。听起来是“呜、呜、呜…”这样短促而急促的连续声响,节奏非常紧张。解除警报是在判明敌方一个波次的空袭已经结束,空袭危险已经消除时发放的警报信号。它的信号特点是连续鸣响一长声,持续3分钟。听起来是一声长长的、不间断的鸣响。希望市民朋友能够留意并熟悉这三种警报信号的特点,以便在需要时能做出正确反应。 主持人:每年鄂州市是如何组织这场全市范围的警报试鸣活动的? 章成坤:我市对防空警报试鸣工作高度重视,演练组织工作严谨而周密。首先,依法依规进行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规定,我们会在试鸣日的5天前由市人民政府通过鄂州市政府网站、短信、媒体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公告,明确告知市民试鸣的具体时间、范围以及信号种类,请市民们听到警报时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必惊慌。其次,确保警报设施可靠,我们建成了电声与电动、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防空警报报知体系。在试鸣前,会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鸣响率和音响覆盖率都达到100%。再者,近年来注重与实战化演练相结合。例如,在2024年的试鸣活动中,我们就设置了武昌学校主现场以及市中心医院、市城市福利中心两个分现场。在警报按照预定顺序鸣响后,组织了人口疏散和人防专业队伍的现场演练,包括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心理防护疏导和医疗救护等环节。这些演练有效检验了我市人民防空的指挥协调、快速反应和综合保障能力。 主持人:对于一个普通市民来说,听到防空警报后,应该怎么做呢? 章成坤:市民的正确应对是有效防护的基础。虽然试鸣期间主要目的是辨识声音和检测设备,不需要采取实际行动,但了解在真实空袭情境下的行动步骤至关重要。当听到预先警报时,这表示敌方空袭兵器有迹象即将来袭。这时,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迅速有序地就近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的隐蔽场所。当听到空袭警报时,这表示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情况十分紧急。如果尚未进入掩蔽场所,应立即、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若来不及进入工程,应利用就近的地形,如洼地、壕沟、坚固建筑物底部,快速隐蔽。当听到解除警报时,这表示该波次空袭已结束。但仍应保持警惕,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或人防工程,清点并带好自己的物品。同时,要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城市秩序,并注意可能存在的次生灾害风险。 主持人: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在进一步推进国防动员工作,特别是在加强防空警报体系建设和服务民生方面有哪些考虑和规划? 章成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国防动员的新职能、新使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持续加强警报体系建设。我们会继续谋划和推进人防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警报器的布局和控制方式,确保警报鸣响覆盖无死角,信息传递精准可靠。同时也会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提升警报报知能力。二是深化实战化演练和训练。我们将坚持“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秉持实战化练兵理念。不仅每年组织好警报试鸣日的综合演练,还会督促各人防专业队伍进行常态化训练,提升复杂条件下的应急应战能力。三是加强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模式,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和红色资源,持续推动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进乡村”,每年利用“5·12”“9·18”等纪念日,在学校、社区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人防知识讲座,提高居民应急备战能力。四是坚持平战结合,服务民生。我们会更好地发挥人防工程平时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确保战备功能的前提下,为市民提供停车、纳凉、宣传教育等便利,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人防建设的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