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岁的余巧,是东沟镇茅圻村一名劳动保障员。自2016年进村工作开始,余巧便经常骑着电动车走村入户,帮村民代办水电缴费、收发快递、照看留守儿童……她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她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如今,有事找“余巧”成了茅圻村村民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虽然如今交通越来越便利,也实现了‘村村通’,但一些老人买东西仍旧很不方便。我有电动车,没事的时候,就帮他们送一下快递和生活物资,举手之劳而已。”余巧说。
茅圻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余人,留守老人困难多,余巧便将自己的电话告诉了村里每一位需要的老人,只要大家有需要,都可以随时给她打电话。
上周末,天气闷热,独居老人龙婆婆打电话给余巧,说家里空调坏了,想请她帮忙联系一个修空调的师傅。龙婆婆身患重度残疾,余巧不放心,“您别着急,我先过去看看。”
挂掉电话后,余巧立马从镇里赶到龙婆婆家,她先将遥控器开关按了一下,空调没反应,后来检查发现是空调插头没有插上,两人对视而笑。
“巧,真是不好意思,这么热的天,让你来回跑,我也是老糊涂了。”
“没事,我正好过来看看您,有什么事只管找我,我骑车方便。”陪老人聊了一会后,余巧才放心离开。
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代办证件、收发快递、代买生活日用品……余巧的志愿服务行动感动了不少身边人,她的丈夫、闺蜜、朋友纷纷加入其中。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2019年8月,茅圻村成立“余巧工作室”,有11名志愿者加入。为了让村民更清楚服务内容,工作室将数十项代办业务、帮助解决的服务内容印制在服务小卡片上发给村民。
“在家动嘴,不需要跑腿”是工作室对村民作出的承诺。虽然解决的都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目前,“余巧工作室”帮助村民办理各类事件共123起。一群带着爱心上岗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让茅圻村变得更加文明、和谐、美丽!
记者盛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