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吕征、涂冉)日前,湖北鄂州农商银行印发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明确5大目标,制定24项举措,主动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店小二”和“主办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扩面提质,着力构建乡村全域覆盖体系。深入开展“村银共建”,以“党建+金融”工作模式,开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实事共办的局面,推动实现普惠金融,到2021年末,所有基层网点与当地村组或社区实现共建,完成率达100%。大力推广“金融村干部”派驻制,通过建设300个乡村振兴工作站,选派300名驻村“金融村干部”(客户经理),建立300个普惠工作群,不断加强金融知识宣传、金融产品推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整村授信全覆盖,全面实施“863”数字化整村授信工程,到2023年末,全市行政村“整村授信”全面覆盖,力争每个行政村走访建档率不低于80%,预授信率不低于60%,签约授信率不低于30%。
聚焦重点,全力加大乡村振兴信贷供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未来五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10000个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致富。其中,2021年末,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走访全覆盖,对接建档面达100%,金融需求满足率达100%。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格局,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制造、流通领域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主动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领跑者”。
创新驱动,切实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结合区域生产经营特点研发信贷产品,支持辖内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授信模式创新,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等业务授信模式,全力满足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加强抵押担保创新,深化与省农担、省再担和市担保公司等政府担保平台合作,着力解决涉农客户资金缺少抵押的融资难题。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活用大数据,加大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实现客户精准管理、精准营销、精准服务,打通线上、线下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