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到来了,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它不仅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而且又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今年除保留了往年的插艾草、包粽子等节日内容外,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市民身穿汉服在社区体验传统文化
艾草飘香 祈愿安康
在某市场内,小贩刚放下运来的艾草、菖蒲,不少市民就围拢过来。
“我家的艾草好吧,一块钱一把。”摊主说道。“这清香的味道真好闻。”买菜路过的市民张女士顺手买了几把,“我要在大门和窗户上插一些。”
由于物美价廉,没多久就卖完了。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前后正值初夏时节,气温升高,多雨潮湿,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避免疾病发生,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在端午插艾草、挂菖蒲的习俗,用以驱毒辟邪、预防疾病。
“艾草是一种治病的药草,能驱虫辟邪,回头还可以用来泡脚。”张女士说,“疫情持续时间这么久了,祈愿大家平安健康。”云端过节 线上秀艺
往年的端午假期,赵一琳都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武汉过节。但今年,他们选择在云端聚会,过一个特别的节日。
微信群里,大家商量着如何云端过节,最后决定,打开视频一起包粽子,既有现场感,又别有乐趣。
近几个月,赵一琳学会了不少手艺。“包子、馒头都学会做了,再试试包粽子。”在网上看了不少教学视频,她准备到超市选购食材了。
平时吃惯甜粽子的赵一琳,特意选购了一些腊肉。网络上经常出现甜、咸粽子之争,让她对咸粽子产生了兴趣,决定借着这个亲手包粽子的机会,试试不同口味。
“我包的粽子一定个大料足。”赵一琳笑着说,“还可以多放几种食材,说不定研发出新口味。”
相约古风 感受“新”节俗
“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和端午这样的节日融合在一起,更有仪式感。”今年,柳宜君为孩子置办了一些不一样的物资——汉服,她说,身边有不少朋友都约着,要让孩子过一个古风古韵的节日。
为了端午的仪式感,柳宜君做足了功课,深入了解汉服的穿法、奉茶礼等,还设计了很多与端午相关的小环节。
在柳宜君的印象中,小时候过端午节,母亲和奶奶会用锦缎缝制香包、用五色线编五彩绳,将五彩绳系在手腕、脚腕等处,以防五毒,寓意平安吉祥。
“于是,我就在网上买了香包材料、五色线,端午节时与孩子一起做。”柳宜君说,用这种方式“致传统”,希望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把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