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幼林家的新厕所

信息来源:鄂州政府网 日期:2018-07-23 语音:播放
 “瞧瞧,这是我家新改建的厕所,怎么样,和城里的一样吧。”昨日,蒲团乡上倪村青奉寺湾村民杨幼林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家厕所,“以前的旱厕,夏天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冬天天冷,都不愿意跑到院里去蹲坑。”
  可是,对于改建厕所,杨幼林起初是抵触的。
  今年4月,蒲团乡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补建、提档、升级一批农村公厕,配建“三格式”化粪池,鼓励农民建设无害化厕所,提倡无害化厕所的厕屋入户进院入室。随即,乡党委委员吕志敏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
  “不搞!”到了杨幼林家,他一口回绝。因家里长期没人居住,杨幼林觉得这钱花得不划算。“改厕所还要自己掏钱改建室内部分,没必要。”
  眼看着湾里家家户户相继改建厕所,告别了“捏着鼻子踮脚尖,蝇蛆成群臭冲天”的窘境,杨幼林仍旧不为所动。吕志敏也不放弃,天天上门做工作。“你看你儿子还这么小,上厕所还要大人看着,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弄脏了衣服……”还没说完,杨幼林便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会,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吕委员,我想改建厕所,现在还来得及么?”5月的一天,杨幼林主动给吕志敏打来电话。
  原来,杨幼林的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今年去城里上学了,平时很少回来,可就算回来了也坚决不在家里住。儿子早已习惯城里干净卫生的室内厕所,回来看着臭气熏天的茅厕,十分抵触上厕所。“厕所里好多蚊子,屁股上叮得都是包,而且太臭了,不喜欢。”听着儿子稚嫩的话语,杨幼林觉得厕所必须改。
  杨幼林请来工人改建原有的旱厕,吕志敏也帮忙联系施工队,给他家的厕所配建“三格式”化粪池。短短1个月,杨幼林家的厕所就大变样,“现在放暑假,儿子也愿意回来住了。”杨幼林高兴地说。(朱靖雯、生黄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