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疏堵结合人性化“禁摩”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6-09-29 语音:播放
记者朱靖雯

 

  银川市自2002年以来开始“禁摩”,但收效甚微。

  据了解,在银川市,“禁摩”的范围并不仅仅在于载客的摩的,还有残疾人驾驶的摩托车或残疾人代步车。

  由于残疾人身体条件有缺陷,驾驶车辆隐患可想而知。其“禁摩”主要涉及残疾人生活问题。银川市的“禁摩”工作先后由客运、交警、辖区政府直接负责,2008年5月1日移交城管。

  在该市相关部门看来,“禁摩”是块“烫手山芋”,但银川市并未简单地交给城管执法就作罢,而是采取多部门联动、疏堵结合的办法。城管负责“堵”,并报请上级政府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布,从执法主体和地方法规上予以了确认。

  “疏”则有多部门负责。银川市从2007年10月开始为“禁摩”做准备工作,残联召集摩的从业残疾人做思想工作;街道办事处、就业部门到从业残疾人家中走访,了解实际困难,签订《主动退出摩的营运协议》,有工作能力的安排公益岗位,不能就业的办理低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出台残疾人自主就业优惠政策,在贷款、免息免税上作出规定;交警、残联对残疾人代步车样式、行车规范实行统一要求,没有载人条件的其他车型一律禁止上街行驶。

  通过这些措施,目前银川市“禁摩”工作效果明显,市区内摩托车难觅踪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