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怡
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大家健康成长,不断前行。
文明,“小”能体现个人的素质,“大”能树立城市的形象,可见文明礼仪是多么重要!
漫步在吴都的街头,看着街道干净整洁,车辆来往井然有序;吴都的江边,唱曲的唱曲,听歌的听歌,大家其乐融融,一切是那样的文明、和谐,让我沉醉其中。
以前,我在南方一座小城工作,印象当中,那里整天脏兮兮的,到处都是落叶和垃圾。在公交车里大家你推我搡,骂骂咧咧,给人的感觉很不文明。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家乡也是这副模样。回到鄂城之后,我才发现文明就在自己身边。
初夏的一天晚上,我和姐姐出去散步,在路口碰到一个拎着水果袋的老婆婆摔倒在地。看着老婆婆躺在地下直呻吟,姐姐赶紧上前将她扶了起来。我担心是碰瓷的,赶紧上前拦住姐姐说:“她会不会讹人呀?”老婆婆听到我的话,赶紧安抚我说:“你放心,我不会讹你们的。”说完打开袋子,拿了两个苹果给姐姐,并道谢了几声。望着老婆婆蹒跚而去的身影,我满心羞愧,觉得自己不应该以这种想法去看待一个人,而是应该像姐姐那样伸出援助之手,把老婆婆扶起来。
又过了几天,我和朋友去公园游玩。朋友喝完矿泉水后,发现附近没有垃圾桶,就直接把瓶子扔在了地下。我看在眼里,觉得这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我想弯下腰去捡,但又嫌脏。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他一把捡起地下的矿泉水瓶,转身朝他爸爸走过去说:“爸爸,爸爸,瓶子。”我心里想,这小孩捡瓶子干吗?难道他家是收破烂的?
刚想到这里,就看到小孩的爸爸说:“宝宝乖,把瓶子扔到垃圾桶里去。”
小男孩非常听话,迈开小步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前面,将矿泉水瓶投到了垃圾箱里。看到这里,我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连一个小孩都不如。
我爸爸是一个非常讲正气的人,他今年70岁了,在我们村当了30年的小组长,从来没跟别人红过脸。哪怕邻居之间发生纠纷,他总是会去说公理,劝大家不要争吵。我们村在山边,如果遇到有人在山上乱砍滥伐,他必定会上前制止。还有的村民瞪着眼睛质问我爸爸:你是林业局的吗?我爸爸不但不生气,还微笑着对他说:我不是林业局的,但你办了砍伐证没有?如果没有砍伐证,就是乱砍滥伐,在我爸爸的劝说下,砍伐者只好拿着斧头转身离去。
每年清明时节,村民上山祭祖总会把山林点着。着火之后,村民不但不想办法扑灭,反而想逃之夭夭。爸爸知道后,会上前拉住那个人说:你不能跑。那个人气哼哼地说,你管得着吗?父亲却耐下心来劝说:“你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把山上烧着了,别人一样找得到你。”那人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就和爸爸一起把火扑灭了。
听说了这些事之后,我劝爸爸不要多管闲事。爸爸却说,明知他们砍树,却看着他们砍,明知山上有明火,却置之不理,那我们山上树木就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到时候受害的还是大家。听到这话,我深受教育与鼓舞,决定以身作则,做一个有素质、讲正气、讲文明的人。
现在,我在路上看到空瓶子,必定会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看到摔倒的老人,我会把他扶起来。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花草。每当路人对我报以赞许的微笑,我会感到特别自豪。与此同时,我还明白到一个道理:文明,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根本不需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肯无私地向前迈一小步,我们的国家就会向文明迈出一大步。我们的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