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面镜子

———游观音阁公园随想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7-06-22 语音:播放
□姜锋青
老来无事,常去观音阁公园眺水望云,听琴赏花,闲适地享受生命的剩余时光。
这里是天然的艺术长廊,朝看蟠龙晓渡,夕赏西山云雨;这里是纷繁喧闹的市井,堤上有欢天喜地的“大妈舞”,堤下有秋千翻飞的健身场;老人放风筝,少年踢毽子;儒者练“地书”,武士耍把式;绿荫深处,有痴情男女耳鬓厮磨喁喁细语;孙权像下,有皓首老人楚河汉界摇扇对弈……
从某种意义上说,观音阁公园是一个小社会,每天的游客成千上万摩肩接踵。公园文明应该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我喜欢端坐一隅赏景,看过往游人的言行举止,判断或揣度一些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教养。
譬如,吴王广场是公园的大门口,这里地面宽阔而平坦如镜,每天都有地书爱好者在这里练笔学书,或一阕苏轼的《念奴娇》,或一首李白的《静夜思》,每每写得严谨、规范,给人一种美感。过往的游客,有的伫立欣赏,有的心怀敬畏绕道而行,也有人目空一切昂首阔步践踏而去,还有人牵着宠物狗在地书上尿尿干花前泼粪的蠢事。以上种种不同的举止似乎与学历无关,但肯定与教养有关。教养无疑与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密不可分,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文明”这玩意儿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视线里。
观音阁公园内有怡亭、解剑亭,有广宴楼、武昌楼门楼,可谓飞阁流丹、古朴典雅、美轮美奂。游览者、登临者络绎不绝。有人上得楼来,眺望大江东逝,吟诗作赋,发思古之幽情;有人倚回廊小憩,静坐片刻,让灵魂得以栖息;也有人呼幺喝六,摆上一副纸牌“比点子”,嬉戏声、叫骂声不绝于耳;还有不甘寂寞者,在回廊立柱上堂而皇之地写上或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真文明、伪文明或隐或现,让人哭笑不得。
又如,带小孩逛公园似乎是享受天伦之乐的美事吧,可是,放任小孩像“小霸王”似的在公园东奔西突、乱跑乱闯恐怕也是对家长文明程度的一种检测吧。明明看到小孩踩进草坪伸手摘花却视而不见;明明看到孩子不脱鞋踏上座椅而不闻不问;明明看到孩子用弹弓、石子射击历史人物雕像而不加制止……我们的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和纵容有着惊人的“弹性”,孩子损坏公物他们可以置若罔闻,若是在自己家中,孩子将阳台上的一盆月季弄断了一个小枝丫,或是摔坏了博古架上的一件小玩意儿,那气极败坏的斥骂和发怒的巴掌会毫不迟疑地打在孩子的屁股上———这也是对“伪文明”的一种生动诠释吧。
在观音阁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衣着华贵,系着金项链,戴着金坠子的少妇带着小孩游园,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让自己的孩子在鄂州历史人物浮雕上撒尿,当公园管理人员制止时,却遭到“贵妇人”撒泼似的一顿谩骂;就在同一时间里,一位衣着朴素的家庭妇女牵着的小狗在甬道上拉屎了,她像犯错误似的一边向路人陪不是,一边用废报纸将狗屎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走很远一段路,扔进垃圾桶里。可见,文明与金钱无关,文明只与公德和个人的修养有关。
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文明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但愿观音阁公园的游客们,都能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值得自恋自夸的美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