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的前哨 燎原的星火
———市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见闻
信息来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网
日期:2017-08-19
语音:
全媒体记者黄朝晖
近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市区的广场、游园等地方,出现了一些精致小巧的房子。房子外面,挂着醒目的标牌———志愿服务站。
在这里,有免费直饮水,有可外借雨伞,有爱心药箱……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刘荣介绍,志愿服务站将作为全市志愿服务的重要窗口,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服务。首批个站点启用
“爹爹,歇会喝口水吧!”8月9日,滨江公园广宴楼志愿服务站,一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热情招呼走进来的李爹爹。
这天下午,李爹爹照例一个人来到滨江公园遛弯。“走累了到这歇歇脚,今天是第二次来了。”
6月末,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部署在主城区建设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经团市委牵头,由市建委承建,启动建设首批11个站点。
广宴楼位于滨江公园,此前由市城投公司筹资捐建,如今改造成为志愿服务站。据了解,参与首批志愿服务站捐建的均为我市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和爱心企业。
顺着沿江大道向西,位于寒溪广场门口的志愿服务站是一处新建站点,面积比广宴楼志愿服务站要小,但各项功能丝毫不差:公交导乘、指路导购、旅游咨询……站点玻璃窗户上的红色标识醒目显眼。
据了解,首批站点按照“六有一落实”标准建设运行,包括有统一标识、有办公场所、有志愿者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服务项目,落实志愿服务活动。至7月末,11个站点全部建成启用,均分布在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公园、游园等地。市民点赞“很走心”
来自安徽阜阳的魏莉跟着丈夫走南闯北,专修房屋漏水。9日下午,因为天气炎热,她和另一位老乡躲进了位于官柳游园的志愿服务站。
“白天热的时候,在这里待着,凉快点了再出去。”说起新近启用的志愿服务站,魏莉竖起大拇指。
在官柳站点做志愿服务的邵玲说,志愿服务站为魏莉这样的流动人口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避暑场所,很受大家欢迎。晚间,在游园附近散步的市民时常光顾志愿服务站,或喝杯水,或抹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
“不光是年纪大的,年轻人也有。”邵玲介绍,因为志愿服务站有免费WiFi,许多年轻人也往站点跑。
因为面积较大,广宴楼志愿服务站内部设施更为齐全。和其他站点相比,这里有可供借阅的中外书籍,还专门安装了电视机。
与李爹爹同时待在志愿服务站里的,还有一位中年人,他静静坐在角落,全神贯注翻阅手中的书。中年人旁边,是一对祖孙,这两人的注意力则完全被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所吸引。公益精神薪火相传
前不久,团市委公开招募18名志愿者,并平均分配到各个志愿服务站,在那里开展志愿服务。
邵玲是这次招募的志愿者之一。在官柳志愿服务站“上岗”以来,她很少按时“下班”。原来,志愿服务站规定关门时间是晚上8点半,但实际上那个时候仍有部分市民没有离开。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邵玲总是很耐心地守在志愿服务站里,与大家拉拉家常,直到送走最后一位市民,她才会离开。
“她可是我们鄂州的‘金牌志愿者’。”古楼街道团工委负责人杨雪雷介绍,邵玲自从退休后,一直热心志愿服务,每次有志愿服务活动,她都会尽力参加。
“只要还能动,要做多久就做多久。”被问及准备在站点服务多久时,邵玲语气坚定。
在各站点参加志愿服务的并非只有邵玲这样的“金牌志愿者”,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姜昊和徐梦婷是两名在外地上大学的鄂州女孩,得知团市委的招募,她俩不约而同报名参加。
“既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姜昊决定把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干到暑期结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志愿服务站这个平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或可在鄂州薪火相传,从一人,到十人百人,再到千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