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武术……越来越多的孩子找到自己钟爱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体育运动视作孩子成长的标配。作为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鄂州市体育部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青少年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青少年走出学校、走进自然,体验体育运动的内涵与魅力,为孩子健康成长注入体育基因,将更多的快乐和健康带给他们。
全国第二届青运会速滑赛 我市选手勇夺3金3银2铜
今年4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我市选手在速度滑冰决赛(体校组)中勇夺3金3银2铜,谱写了鄂州竞技体育新篇章。
市体育局所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共选派5名队员参赛,其中,马瑞婕夺得女子乙组1000米和集体出发2枚金牌,邓智瀚获得男子乙组集体出发金牌和1000米银牌,邓天馨获得女子乙组集体出发银牌、1000米铜牌和500米铜牌,刘泽昊获得男子甲组1000米银牌。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 让更多青少年动起来
“真是太好了,以前健身找不到地方,以后我们在小区内就可以锻炼了!”住在古楼街道飞鹅社区元件厂小区的于小米乐呵呵地对他的同学说。
作为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变美了,但是居民一直盼望小区内能安装健身器材,这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市体育部门得知居民的需求后,将健身器材落实到位,让小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锻炼身体,既满足了人们的健身需求,又美化了小区环境。不仅仅在城区,市体育部门持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
今年7月,在美丽的四峰山下、石桥水库边,全省建筑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乡镇文体活动中心———石桥村刘福湾综合体育场正式启用。该项目是集文化、体育培训、展演、比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随着广大青少年参与健身运动积极性逐年提高,市体育部门改变管理模式,突出社区和乡镇在群众体育中的作用,积极做好体育进社区工作。近年来,为各社区和两个镇新装篮球架160副,新配置健身路径130套,乒乓球台400个。向省体育部门申报新建社区全民健身广场,逐步形成了区、乡镇、村、组四级联动,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文体活动站为支撑的规范、有序的全民健身网络,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全市51.45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总人口数的49%。
丰富的竞技活动 让孩子们乐有所成
5月中旬,在初夏的热浪中,2019年中国小篮球联赛(鄂州赛区)暨鄂州市第一届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小学组、初高中组比赛开哨。比赛现场,队员们个个生龙活虎,每球必争。场上队员展现球技、奋力拼搏,场下观众大声助威呐喊,现场的气氛被一次次“点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志愿者、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奉献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比赛。
近年来,市体育部门针对未成年人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走出学校、走进自然,体验体育运动的内涵与魅力。
在此基础上,市体育部门及时掌握各中小学未成年人、体育基地青少年人群参加体育活动和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选派多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市体育部门以输送未成年人运动员和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及在市级、省级比赛取得的成绩为主要依据,以“效益投资”方式支持基层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
良好的环境氛围,孕育出一个个体坛小将。在湖北省少儿游泳锦标赛上,我市斩获3银5铜,再创我市少儿游泳赛事佳绩!在全国赛艇U系列赛暨湖北省青少年赛艇锦标赛上,我市青年运动员严哲宇不畏强手,获得男子公开级甲组2000米单人双桨个人全能第二名,为鄂州代表队勇夺1枚银牌!在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上,鄂州选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获得2金1银,女子团体(16—17岁组)第二名,这也是我市举重队在省十六运会新周期年度首赛中取得的又一佳绩。在2019年湖北省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鄂州选手卢梓玥不畏强手,勇夺女子单打第一名,俨然成为鄂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一张名片。
推进多元化管理服务 为校外活动保驾护航
新民街小学六年级的陈璐暑假有了个“好玩”的去处。喜欢打乒乓球的她每天都到明塘体育场打两三个小时。“这里有免费开放的乒乓球台,还有兴趣相投的朋友们,每天都玩得很开心。”市体育部门深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明塘体育场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包括足球场、简易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场,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和活动设施、设备,并为幼儿园亲子活动免费提供场地。
针对青少年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需求,市体育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包括自主管理、委托管理、联合管理等在内的一套多元化管理体系。这既推动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开展,又增强了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在正常对外开放之余,大部分活动中心管理单位还有另一个任务,利用自身场馆和教练员优势,主动辐射周边,带动社区青少年课外活动开展。
为深入推进篮球进校园活动,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健康向上的“快乐篮球”特色文化,市体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动篮球进新民街小学、东方红小学等学校,培养鄂州学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健康意识,让篮球运动在校园生根发芽,为推动鄂州市篮球事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为普及羽毛球知识,丰富校园生活,市体校开展了“羽毛球进校园,小球传递大爱”活动。现有一名教练陈玉霞,在新民街小学推广羽毛球运动,并挑选培养羽毛球运动后备人才,常年在训学生有20余人。
2019年参加湖北省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斩获1金1铜,谱写了我市羽毛球项目新篇章。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加快,羽毛球运动助力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作用凸显。
此外,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和市体校因地制宜增设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拓展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项目,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太极拳等培训。这些拓展项目或是依托当地的优势项目而设,或是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而设,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大部分活动中心在正常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积极为辖区体育设施不足的中小学校提供便利,与学校共同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由于场地器材和师资不足,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只有单调的跑步等内容,而在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孩子们的运动热情得到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市一中体育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