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历史时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载着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的期盼,肩负着鄂州人民的重托,我市基层一线党代表们在聆听省党代会报告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并表示,报告总结的经验启示,是推动鄂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感同身受、完全赞同。今后,将进一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实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报告中的具体要求,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献智出力。
一步一个脚印把蓝图变为现实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再次作为党员代表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聆听了省党代会报告,我干劲十足、充满期待。”省党代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中心城南环卫所所长柯昌全说。
今年48岁的柯昌全在环卫工岗位上已经干了24年。作为一线环卫工人,柯昌全一直秉持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洁净的生活环境。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先进工作者、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第二次参加省党代会,柯昌全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市环卫部门服务的道路清扫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万平方米增加到近60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日平均处理量750吨,年处理27万吨;餐厨垃圾日平均处理量20吨,年处理0.7万吨,环卫工作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及生态环境、城乡面貌等方面内容,这与柯昌全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报告既肯定了过去,又描绘出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一定要当好新时代的环卫工,为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柯昌全说。
下一步,市环卫中心将以“五个环卫”为统领,聚焦精细环卫发力,做实环卫精细化;聚焦阳光环卫发力,做实考核数字化;聚焦高效环卫发力,做实设备智能化;聚焦智慧环卫发力,做实管理信息化;聚焦活力环卫发力,做实环卫生态化,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实现环卫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健康湖北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省党代表、古楼街道怡亭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云芳说。
徐云芳深刻感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底,有力的资金保障、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完备的医疗设备能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能让群众有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感。”徐云芳建议,要进一步重视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对标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百姓信得过的“社区医院”。
徐云芳表示,参加党代会,听了报告后很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会把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好、理解透、贯彻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牢记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让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全媒体记者 戴静
“报告里多次提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内容,听后我倍感压力,也倍受鼓舞、倍增干劲。”省党代表、鄂城区碧石渡镇乡村振兴办主任黄祥珍说。
“报告指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黄祥珍说,“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省党代会报告中的内容,落实落细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一道,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钉钉子精神,夯实基层基础,接续奋斗,让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
“目前,我们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引导区域内的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再造。”黄祥珍说,碧石渡镇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一些有情怀、有实力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成以樟树岭村樟嘉裕民、白雉山文胜生态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合作社,打造美丽山水田园、绿色水果采摘、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同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发展的现代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以“真心贴心”换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能连续当选为省党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履行职责,反映基层心声,为创新社会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为建设平安湖北贡献公安力量。”省党代表、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西山派出所教导员胡敏说。
胡敏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增强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报告中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用了很大的篇幅,强调要坚决守住流域安全、生态和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四个底线。作为一线工作者,我认识到,还要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胡敏说。
“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便利与风险共生。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无处不在,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胡敏建议,要进一步加快构建立体化、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打通乡村治理新样板。“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共享联合治理才能达到长治久安,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治理。”胡敏说。
报告中,“安全”二字出现了32次,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公安肩负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全的重大使命。胡敏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在一线工作的优势,将省党代会精神准确传达给群众,做好本职工作,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真心实意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全力打造美丽的绿色工厂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
省党代表、武钢资源集团鄂州球团有限公司运维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罗志华
“报告中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省党代表、武钢资源集团鄂州球团有限公司运维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罗志华说,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要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制造基地。
转型意味着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机遇。罗志华说,过去5年,他见证了公司的蜕变,深有感触。
鄂州球团牢记“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球团制造基地”的使命,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职工素质提升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利用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搭建创新意识平台,推动自主创新、岗位创新、科技创新等,实现了生产工艺大跨越。
近年来,公司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先后投资6亿元建设绿色型、智慧型生产线。智慧制造采用AI图片技术、智能检测维护、互联网5G+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目前已经完成智能造球、链篦机在线检测、回转窑智能监测、磅房智能化管控等项目。同时,精心打造的物料粉尘治理、烟气超低排放、主入口产城融合改造、“如意湖”水体治理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未来,鄂州球团将在科技创新的路上,继续大步迈进,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展节能降碳、产品多样化和工艺关键技术等研究,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智慧、美丽的城市工厂,深度融入鄂州经济社会发展。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全媒体记者李文晋
“听了省党代会报告,里面多次提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群众路线等内容,我听后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十足。”省党代表、华容区华容镇韩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利军作为基层党组织代表说。
作为曾经的省级贫困村,韩畈村不仅自己发展产业脱贫出列,还带动周边没有产业发展的杨田村、熊咀村,跨村联合开发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我们将按照省党代会报告提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让农民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万利军说。
“鄂州正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市提升和城乡融合试点工作,与省党代会精神完全契合。韩畈村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市提升·城乡融合’区级试点,发动全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参与乡风文明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万利军说。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与增加群众收入是密切关联的。集体经济收入、群众收入增加了,一些以前不能办、不好办的村湾公益事业,现在都能办了。”万利军建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部分,增加“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内容。“市委书记孙兵多次下基层走访调研,前不久,针对‘兴办村湾公益事业’难题,提出了‘几个一点’办法,即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能人捐一点、群众出一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像韩畈这样的村有很多,希望鄂州这一好的经验能够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复制推广。”
帮助乡村学生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
全媒体记者童勰
“此次省党代会报告多次提及教育工作,让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党代表,我会深入学习贯彻此次党代会精神,并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位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努力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湖北、鄂州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省党代表、华容区红莲湖第一小学教师闵楠飞说。
去年以来,鄂州的“双减”政策落实比较到位,并相应做深做实课后服务,如开展校园足球、篮球活动,还增设书法、舞蹈、武术等中国古典艺术课堂,不断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还陶冶了情操。
“接下来,我将按照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带动周边老师,帮助乡村学生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闵楠飞说。
“随着鄂州全域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长足进步,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城区相比毫不逊色。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闵楠飞建议,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有效补充和合理流动机制,激活存量和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要探索建立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用制度保障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强化“德育教育”。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教好书、育好人;要实行“家校同育”,认真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使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助孩子们健康成长。